《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
|
|
|
|
|
|
晶澳科技亮相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 助力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发展6月28日,以“能源新时代 世界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作为“暖城”,内蒙古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在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次大会以“一展”——新能源新材料展,“两论坛”——新能源论坛和煤基新材料论坛的形式开展,作为硅片-太阳电池-光伏组件主产业链产品生产以及新能源发电解决方案平台的业内头部企业,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晶澳科技”)携带多款高效光伏组件及新能源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大会,为暖城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增添温度。 晶澳科技展台 晶澳科技长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级硅片、太阳电池及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光伏材料与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晶澳科技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已向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绿色光伏产品及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以及工商业、住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达140GW,这些产品若全部应用,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8亿吨,为全球能源变革和助力碳中和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稳健的财务优势和发达的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晶澳科技备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多年荣登“《财富》中国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 本次展会上,《太阳能》杂志、中国冶金报、能源圈等几家媒体就晶澳科技在鄂尔多斯的产业布局,今后的发展规划及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对晶澳科技副总裁李栋进行了联合采访。 Q:晶澳科技近期已经在鄂尔多斯建厂,请问晶澳科技对鄂尔多斯基地有怎样的发展略布局与规划? A:鄂尔多斯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富饶辽阔的草原城市,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今年1月份,晶澳科技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在签约仪式上,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对此项目表示高度重视,希望以此为契机,发挥鄂尔多斯政策、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持续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高水平的地企互惠共赢。本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材料、30GW拉晶、30GW硅片、30GW太阳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材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此项目建设也是晶澳科技现有基地中产能匹配度最高、投资额最大的基地项目。晶澳科技将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电力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拓宽公司在光伏产业链的布局,提升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能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对高效优质光伏产品的需求。 Q:结合晶澳科技近些年的发展,谈谈晶澳科技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创新举措。 A:晶澳科技长期支持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工作,公司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研发为基础、工艺创新为抓手,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2022年度,晶澳科技在研发方面共投入46.08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1%。截至2022年底,公司自主研发已授权专利达1260项,其中发明专利233项。 目前,公司量产的魄秀(Percium+)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23.9%,量产的n型倍秀(Bycium+)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25.3%。公司量产的p型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1.7%,n型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2.5%。基于硅基异质结技术的高效“皓秀(Hycium)”异质结太阳电池研发项目中试线陆续试产,中试光电转换效率稳步提升,通过导入一系列工艺提升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同时,研发中心积极研究和储备多种全背接触太阳电池、钙钛矿及叠层太阳电池技术,以保持核心竞争力。2022年,晶澳科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近日,公司凭借优质的光伏组件产品,第8次被全球权威独立第三方光伏测试机构PVEL (PV Evolution Labs)评选为“最佳表现”组件供应商(Top Performer)荣誉。 2023年1月,晶澳科技获批建设国家级“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4月,该中心已正式启动,将致力于推动光伏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助力光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Q:晶澳科技2023年具体的规划目标是什么?当前是否有扩产计划? A:自2019年底晶澳科技回归A股资本市场以来,大力扩产先进产能,随着新建产能陆续投产,不仅为公司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提供充足的产品供应保障,同时,大尺寸、高效率、高功率、低成本光伏组件产品的产能和占比快速增长。 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光伏组件产能近50GW,上游硅片和太阳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按照公司产能规划,2023年底,光伏组件产能将超80GW,硅片和太阳电池产能将达到组件产能的90%左右。公司在硅片、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的生产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集控管理系统的推广,大幅减少了基层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和人数,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过程的人工制费,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性价比,形成规模优势,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资源配置,提升了管理能力,有利于各业务发挥协同效应,增强公司在光伏行业中的竞争力。 李栋副总裁在为参观嘉宾介绍产品
Q: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晶澳科技在公益事业方面做了哪些贡献? A:晶澳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产业链优势、产品技术优势、生态合作优势等,探索了一条生态发展和清洁能源建设相结合的“光伏++”绿色新路。以光伏+“租赁支付”+“提供工作机会”的方式,先后在宁夏盐池、河北康保、河北临城等地区建设光伏扶贫电站,已经实现牧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山地等应用场景。这些项目的建设致力于精准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公司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以分享阳光、传递爱心为出发点,持续推进“三大惠民工程”的实施。其中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近300名,资助贫困学生100余人,并资助捐建多所希望小学,积极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活动,为构建和谐友爱社会贡献力量。 晶澳科技始终以“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为使命,每当危难来临,都是奋勇向前,做无畏的“逆行者”,武汉新冠疫情、驰援河南抗洪救灾等重大时刻,晶澳科技都是第一时间捐款,包头基地、东海基地等也分别为当地政府捐赠救灾款,并援助当地防控工作。2022年,公司还向联合国难民署捐赠光伏灯,为被迫流离失所的家庭提供生活、学习所必须的光源。晶澳科技始终保持与人民同行、与国共进退,同时在为全球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同事,造福全社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