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RCEP为氢能产业提供合作共赢新机遇

        来源:中国能源报 

        

        11月15日,中国、韩国、日本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这将实现地区各国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极大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地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这也为中国氢能产业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走向海外、实现共赢提供了新契机。

        

        更开放的中国氢能市场

        

        资料显示,在RCEP的15个国家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已经发布了国家层面的氢能规划或氢能路线图,是发展氢能产业最积极的国家。

        

        氢云链分析师杨东川表示,当前,我国市场中的外资企业已经逐渐由产品贸易和项目服务转变为直接参与国内氢能产业竞争,布局逐渐深化。同时,也已经进入氢能产业所有环节,且在氢气制备、氢气储运、燃料电池核心材料、氢能产业装备等方面优势明显。

        

        日、韩两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并且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技术的龙头企业,掌握了氢燃料电池产业若干环节的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业内认为,引入日、韩等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让国内氢能行业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氢能产业少走弯路。

        

        将激发鲶鱼效应

        

        当前,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刚刚拉开发展序幕,关键零部件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可靠性尚待检验。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王子缘认为,RCEP签订对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将产生“鲶鱼效应”,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目前来看,我国拥有全球较大的氢能与燃料电池生产和消费市场,日韩的产品输入,一方面有利于将全球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以及商业模式带入我国,另一方面能激励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头部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刺激中小型企业积极投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倒逼国内相关企业提质增效,尽快淘汰质量低下的产品。“RCEP签订后,会促进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市场‘洗牌’,加速‘中国品牌’的优胜劣汰。”王子缘表示。

        

        在杨东川看来,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闭门造车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大隐患。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当前我国氢燃料电池虽然已经打通技术链条,但是仍存在基础较薄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化能力有待培育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王子缘告诉记者,一方面,要开放包容,够吸引更多、更强的竞争同行加入,加快行业成熟,促进多元化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加大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氢能业内人士曾表示,一些国产装备在技术上已经不亚于进口装备,但在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这需要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外企的加速进入,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交流合作的可能。

        

        未来,氢能产业不仅要着眼于“引进来”,更应思考如何“走出去”。“企业需做好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和标准竞争的准备,主动融入全球市场,RCEP正是这样一个机遇,我国氢能企业应善于抓住这一机会,加速‘走出去’。”杨东川表示。

        

        

        

        原标题:RCEP为氢能产业提供合作共赢新机遇(关注)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