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晶科能源发布出海2.0版本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7月24-25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暨2024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温州)论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报告中概括中国光伏产业2024年上半年的形势为:冰火两重天。虽然全球光伏产业前景依然光明,但在当前国外贸易壁垒高筑,国内激烈市场竞争的形势下,中国光伏产业的确面临巨大挑战,各光伏企业需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拿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晶科能源在会议期间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介绍了“晶科能源出海2.0版本”,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片1.png 

所谓“晶科能源出海2.0版本”是指晶科将与沙特PI基金合资在沙特NEOM新城OXAGON投资9.85亿美元建设10GW太阳电池+10GW光伏组件的光伏工厂,全球第一个沙漠光伏工厂预计在2026年年初左右投产,量产的高效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7%以上。

晶科为什么会有沙特工厂?钱晶表示,这是晶科全球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同于以前出海1.0仅仅是“卖出去”,现在是要“造出去”,就是秉承李仙德董事长早在2006年就提出的“从全球营销到全球制造”的思想,现在终于到了可实施的时期,工厂选址在沙特,这就是“晶科能源出海2.0版本”。

中国光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一直是美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关注对象。早年为规避欧美对国产光伏产品的“双反”,一些中国光伏企业曾选择在东南亚国家建工厂,产品出口欧美,后来再次被扼杀;而且未来几年WTO都有可能会消失,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将是常态。另一方面,国内光伏市场竞争白热化,而中东是海外光伏新蓝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晶科决定在沙特建工厂,主打沙特等中东市场。

钱晶说,如果说晶科当年走出去,建海外工厂是被动的,现在则是主动选择全球制造,而不再是单单为某一市场而建厂。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会希望复制中国光伏产业的经验,它们不仅需要我们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而需要我们在他们本地生产的产品,需要我们的技术、经验、管理体系、人才,希望有自己闭环的光伏产业链,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他们,我们需要他们的资金和市场。这就是双方合作海外建厂的契合点,这就是晶科沙特工厂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模式才叫做全球化,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全球化的企业。对于第四座海外工厂选址沙特的原因,钱晶介绍称,第一,沙特在国家2030愿景”指引下,是中东新能源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而晶科能源在沙特已经打下基础,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第二,是中东客户对技术方案和产品有更高期待,对技术有更多了解,应用场景最多元,客户也最挑剔第三,工厂位于NEOM新城OXAGON,沙特南部制造业集群,工业基础较好,且海陆交通便利。此外,NEOM新城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这意味着,晶科沙特工厂将成为又一个100%绿电工厂,真正实现由绿色制造绿色。

关于沙特工厂供应链问题,开始肯定是需要从国内采购的,将来晶科的目标一定是在当地逐渐建起一部分产业链,作为链主,晶科也希望国内的辅辅料厂商可以一起抱团走出去,在海外共同成长。

现在有很多国内的光伏企业已经瞄准了中东地区的市场,面对未来可能会在这个市场出现的中国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晶科有哪些先手的布局或者提前的规划?

钱晶说,海外建厂且运营好绝非易事,晶科也是教了很多学费,在无数打击中变强的,并累积经验的这个经验的厚度无人可及。其次,晶科可持续的研发技术能力,足够有信心,教会国外的徒弟不会饿死国内的师傅。第三点,晶科全球化的管理体系、人才和企业文化,更是对手难以模仿的软实力。第四,晶科在中东市占率已经超过50%,沙特更高达70%,这样的地位和订单客户基础难以撼动。

晶科和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以及VI有着明确且共同的目标,集各自之卓越优势,以晶科先进技术、制造能力、经验积淀、全球营销服务网络,融合PIF资金、资源、中东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从而满足当地和周边市场供应,及其他地区需求。

有记者表示,记得李仙德董事长曾说过一句话: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我们假设,大家都去按照晶科模式向海外扩张,我们还是在这样的产能过剩和不断过剩的循环中。我是一个悲观者,我觉得中国的光伏产业本来已经过剩了,我们还在想如何布局全球过剩,实际有企业家不会去考虑太多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但是企业要往前发展,而这是很有可能是我们拓展的一个方向。    

钱晶说,过剩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比如特朗普上台,所谓的过剩是你的产品,哪怕再好,再便宜,但不是他需要的,他现在需要是美国本地制造,对美国来讲你就是过剩的。现在沙特需要光伏本地制造,晶科为此拓展当地市场,不存在产能过剩。晶科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所以也不会放弃美国市场。

沙特工厂投建,是晶科新一轮全球化创新合作模式的开启,将加速晶科从全球销售到全球制造的转型,成为一个全球制造made-in-world 品牌。钱晶强调,沙特工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供应沙特和中东地区,未来晶科将会把这个模式复制到世界各个地方去。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