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4家国企“重要电力生产单位”身份被正式认可!

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自2004年6月成立以来,始终是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协调机构,其成员单位在组建之初涵盖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两大电网公司、若干发电公司及相关企业。后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成员单位在企业端增至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三大电网公司,发电央企(含国投和华润电力),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安能三大建设央企,浙江省能源集团、广东省能源集团、北京能源集团三大地方能源集团。

2024年8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扩容,中国中煤被纳入其中。此举对中国中煤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其作为重要电力生产单位的身份正式获得国家认可。

2025年8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再度扩容,将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地方能源集团和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1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纳入,意味着这4家国有企业在国家电力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正式认可,也反映出国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进一步强化跨区域、多能互补的安全治理新格局。

2025年8月新增情况

扩容背景

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6月21日,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包括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并协调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研究提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分析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并协调解决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协调特大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加快、新能源占比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临新挑战。国家能源局在《2025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构建“源网荷储共建共治共享的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扩大全国电力安委会成员范围、纳入更多在能源保供和清洁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国企,成为完善全国电力安全治理体系的必然举措。

2024年8月,中国中煤作为首家专注于煤炭与电力协同发展的中央企业加入全国电力安委会,体现了国家对电煤保供与安全协同的重视。2025年8月,新增的四家地方能源集团分别来自内蒙古、山西、深圳和江苏,覆盖北方能源基地、转型综改试验区、改革开放前沿和东部用电负荷中心,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和功能互补性。它们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全国电力安委会在跨区协调、责任落实和应急联动方面的能力。

新增成员单位解析

新成员之一:内蒙古能源集团——北方重要能源保障基地

内蒙古能源集团于2021年9月重组,由原蒙能集团和能建集团整合而成。现有员工1万余人,资产总额突破1700亿元。目前在运在建装机超过5100万千瓦,容量规模上升至自治区发电企业首位。集团还拥有162亿吨煤炭资源储量和1.1亿平方米城市供热能力,是当地能源保供和民生供热的重要支撑。

集团业务涵盖新能源及运维、火电及供热、煤炭、建设服务主营产业板块,拥有电力勘察设计甲级资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电源工程类调试一级资质,具备电力能源规划、设计、咨询、施工、监理、调试、运维、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建设运营能力。

新成员之二:晋能控股集团——传统能源转型的山西样本

晋能控股集团于2020年10月经过联合重组原同煤、晋煤、晋能集团3家省属能源企业,整合山西焦煤、潞安化工、华阳新材料部分资产及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接收省国资运营公司所持太原煤气化公司股份及省司法厅所属正华实业公司5户煤炭企业组建而成。现有员工44万人,资产总额1.11万亿元,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89位。

2024年,集团完成电煤保供任务1.91亿吨,对口支持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36家电力供热公司、200余户电厂及供热企业的用煤需求,完成发电量893亿千瓦时,供热量占山西全省的1/3。

2024年,集团持续加大清洁能源布局,2024年新获指标102万千瓦,万鑫顺达、和顺光伏建成并网,原平一期光伏、盘道梁二期风电、高家堰四期风电启动建设,31台煤电机组完成深度调峰灵活性改造,电力装机规模增加至2354.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提升至662.6万千瓦。

新成员之三:深圳能源集团——改革开放窗口的绿色实践者

深圳能源集团成立于1991年6月,1993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全国电力行业首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也是深圳市首家上市的公用事业股份公司。2007年12月实现整体上市,开创了国内电力公司整体上市的先河。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1614亿元,装机容量2373万千瓦,垃圾日处理能力5.05万吨。

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能源企业,深圳能源在市场化运营、环保能源、资本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业务结构多元,涵盖垃圾发电、风电、光伏等领域,体现了经济特区企业在能源清洁化、城市环保治理中的创新角色。

新成员之四:江苏国信集团——江东大地的能源金融双支柱

江苏省国信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是江苏省属企业中唯一的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单位,承担综合能源保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多重职责,旗下拥有江苏国信、江苏新能两家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2416亿元。

在能源领域,集团构建了“风、光、水、火、气、储”多能互补体系,控股装机2250万千瓦,参股权益装机1100万千瓦,已核准和在建控股装机容量约1270万千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山西建成投运了江苏省最大的省外能源基地,总装机396万千瓦,年送电江苏约200亿千瓦时,显著增强了江苏的能源跨区供应能力。集团还运营及在建超1500公里天然气管道,逐步形成“电气协同、跨区联动”的能源保障新格局。

委以重任

四家地方国有企业的入选,进一步丰富了全国电力安委会的组织基础、地域覆盖和功能结构,它们自身也将直接参与国家层面电力安全重大决策、政策制定和应急协调。因此,电力君分析认为,它们还将在以下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一是在区域能源保供中承担更核心角色;二是在清洁能源发展与系统安全稳定性协同中探索新路径;三是在重大活动保电、防汛抗旱、应急抢险等任务中强化联动能力;四是在构建“隐患联治、风险联控、安全联创”的治理模式中提供地方经验。

与此同时,这也将推动企业自身安全治理体系的升级。根据《2025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全国电力安委会成员单位需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监管体系、推进治本攻坚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包括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应急能力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等具体任务。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sunshine等 )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