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
|
|
|
|
|
|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需破“卷”成蝶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大同举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需破“卷”成蝶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大同举行 本刊记者 李鹏
2025年5月,国家能源局确认,我国上半年新增装机量突破 200GW,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00GW,这一规模相当于 48 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总量,光伏在全国总发电装机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30%,成为全国装机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类型。但辉煌背后,隐藏着巨大隐忧。 7月2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召开。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作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的主题演讲。 光伏产业上半年发展举步维艰 王勃华开篇指出,我国光伏产业上半年发展举步维艰。电池片组件的产量增速已经下降到了15%以下,多晶硅环节同比增长下降的落差超过了100%,出现了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硅片落差超过80%,出现了2007年以来我们有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制造端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降低88.3%、89.6%、80.8%、66.4%。各环节价格均已低于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同样跌落,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5年1-6月,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下降7.5%、增长74.4%和下降2.82%,光伏产品出口额连续两年同比下降,1-6月出口额同比下降26%,以从历史半年度出口额的最高点—2023年上半年的290亿美元计算,下降幅度超过50%。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31家主产业链上市公司进行了一季度亏损统计,净亏损超过了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而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有超过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光伏市场前景广阔,增长趋势不变 从全球电力市场整体格局来看,国际能源机构(IEA)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将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太阳能光伏有望贡献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约50%,全球电力市场“蛋糕”正不断扩大。 而中国在电力市场增长方面表现更为亮眼。据中电联数据,2025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长预计在5%-6%,这一数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回顾历史数据,2024 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速为 6.8%,2023 年为 6.7%,持续稳健的增长态势让中国在全球电力市场中占据了更为乐观的发展地位。 光伏发电的渗透率是衡量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国际分析机构BP对近10年光伏发电渗透率的回顾显示,这一指标在10年间实现快速增长,进入20年代后增速进一步加快,主要经济体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全球平均光伏发电渗透率已达6.57%,较10年前提升7倍;中国的表现更为抢眼,渗透率从2014年的0.41%提升至如今的9%以上,增幅超20倍。尽管增长显著,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许多欧洲国家的光伏渗透率已超过10%,其中荷兰更是高达21%以上。中国当前9%左右的渗透率水平,意味着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潜力等待挖掘。 在未来市场发展方面,多条新能源发展保障政策出台,为光伏投资与建设提供了更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光伏产业需要破“卷”成蝶,再获重生
造成中国光伏产业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研讨会上强调,企业要想长久赚钱,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维护整个行业生态,商场不是战场。 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整个行业都在赔本销售,单家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他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本就是“过剩经济”。中国水泥曾过剩 35%,如今光伏组件的全球产能已高达1200GW,却只有600GW的需求,如何在过剩中盈利? 作为曾任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的董事长,和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的宋志平对企业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刻的见解,我们希望他的讲话能给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启发,期待我国光伏产业破“卷”成蝶,再获重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