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行业新闻
  • 深度丨从电力调度视角看拉闸限电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张树伟按照现在的“摊派”思维,这些电源都因为不可控(所谓波动性),也就是无法受调度指挥,需要加装储能。这完全是电网“平滑系统出力”角色发挥远不够充分的问题。追求电力输出的稳定对于企业视角可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捕捉更多的发电收益机会,但是“输出稳定”对于整个系统是没有明确价值的,因为需求就是不稳定的,而电网的基本角色就是平滑各个特性不同的机组出力以及需求。编者按:本文详细描述了我国调度调度规则的范式,可以为理解目前的拉闸限电提供一个视角。有一种很大的可能,目前的拉闸是调度“省

  • “新能源+电动汽车” 智慧能源试点在山西太原启动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何宝国20日,山西省“新能源+电动汽车”协同互动智慧能源试点在太原启动。此次试点启动可消纳弃风弃光电量18兆瓦时,可节约电动汽车用户成本约3600元。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年底达到310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达30%。但由于送出难、消纳难等问题,弃风弃光电量亟待寻找到出路。与此同时,全省电动汽车保有量约11万辆,充电负荷最高可达80万千瓦,年充电电量约10亿千瓦时。在新能源电量消纳面临巨大压力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率先在全国打造“新

  •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近两年,我国环保政策逐步严格,从而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的发展。据统计,2018年我国空气污染控制设备产量为23.68亿台。下面进行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分析表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复合大气污染的现象加剧。所谓复合污染,是指多种大气污染物并存,同时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大气污染物。在节能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我国大气污染行业得到发展,空气污染控制设备产量增长加快。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空气污染控制设备产量达到40.86亿台,超过了2018年全年。大气污染控制设

  • 4月1日起执行!新版南方区域储能电站并网运行及辅助服务管理细则印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12月16日,南方能源监管局印发新版“两个细则”,同步更新《南方区域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及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新版文件2021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此外,新版两个细则修订内容涉及黑启动管理、非计划停运考核、燃料管理、一次调频考核等 11 个方面内容,共形成修订意见 30条。其中附件《南方区域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及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适用于南方区域地市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并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的容量为2MW/0.5小时及以上的储能电站。储能电站根据电

  • 西安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经省空气质量预报中心与省气象台会商研判:2020年12月19日至27日,关中地区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整体扩散条件较差,空气质量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山西市可能出现2~3天重度污染。19日至22日,关中地区大部分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其中21日至22日可能出现重度污染。23日区域大部分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24日至27日,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其中26日至27日可能出现重度污染。为保护公众健康,降低大气污染强度,缩短重污染时长,根据《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提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函

  • 国家能源集团:预计“十四五”新增70~80GW可再生能源装机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张立斌12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组织召开“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研讨会”,充分听取专家意见,探讨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国跃出席会议并致辞,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嵩主持会议。刘国跃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协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中央骨干能源企业,必须准确判断国内外环

  •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政策分析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但大气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对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下面进行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政策分析。目前,国内外对于大污染治理技术已颇为成熟,主要包括脱硫工艺、脱硝工艺、除尘工艺。先来看脱硫工艺,国内外烟气脱硫方法种类繁多,达上百种方法,目前已商业化运作的就有几十种脱硫工艺。大气污染行业分析表示,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气十条》明确,到2020年

  • 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建议:加强“水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建设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云南省近日发布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指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实施新一轮“云上云”行动计划,推进4G网络补短板工程,加快5G、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推进物联网接入能力建设。推进数字工厂、智慧景区、智慧媒体建设,构建“城市大脑”。按照“车桩相适、适度超前”原则,聚焦滇中地区、旅游重点城市和高速公路主干线,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 上海:关于深入推进本市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各区生态环境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绿色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科财〔2020〕27号,以下简称《通知》,见附件1)。为全面落实《通知》要求,扎实推进本市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

  • 国家能源集团:预计“十四五”新增7000-8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张立斌12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组织召开“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研讨会”,充分听取专家意见,探讨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国跃出席会议并致辞,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嵩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谢克昌,中国工程院院士、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顾大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作主旨发言。中科院、社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环境学会、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及集团总部、在京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研讨和学术交流。刘国跃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即将实施 重点关注问题有哪些?

    来源:舟山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卫健委修订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2021版《名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计列入危险废物467个种类,较2016版《名录》减少了12种,新增豁免16个种类危险废物。该《名录》的发布使之前关切的部分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得以进一步厘清。一是关于废弃危险化学品是否全部属于危险废物问题2016版《名录》将废弃危险化学品全部纳入危险废物,而2021版《名录》中对危险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定义则是:被所有者申报废弃的,即危险化学品所有者应该

  • 换电:统一标准+资产运营的思维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作者:王子冬今年以来,电动汽车换电技术得到了从政府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次明确表示,支持各地创建车电分离模式发展试点,鼓励企业根据使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动员地方制定相关政策,创建试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多家汽车企业、运营企业甚至是资本机构也行动起来,投身换电领域。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近几年车载充电方式频繁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充电时间长、低温下充电以及充电枪不合理等导致的安全隐患。我们调研分析也发现,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车载充电有关,即充电方式不合理

  • 供应链整体价格持稳 待月底谈新单

    来源:PVInfoLink硅料价格本月上旬大部分硅片企业启动批量采购模式,单晶用料可说是全数被客户锁定。另一方面,随着硅料企业主要订单签订完毕,库存基本消耗殆尽,几乎没有额外余量可以销售,加上当前处于合约交货执行期,使得本周单晶用料成交价维持平稳,相比上周没有明显的变化,主流成交价落在每公斤80-83元人民币,均价为每公斤81元人民币。由于市场仍有少数订单持续商议,各家硅料企业在没有库存压力前提下,针对临单或急单试探性调涨报价,不过实际成交订单数量偏少。目前来看,大部分一线硅片企业库存约可使用至1月中旬左右,预期最

  •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

    来源:生态环境部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城镇(园区)污水处理涉及地方人民政府(含园区管理机构)、向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纳管企业)、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等多个方面,依法明晰各方责任是规范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要推动各方履职尽责。详情如下: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近年来,我国城镇(园区)污水处

  • 陕西十四五规划:积极发展风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近日,陕西省发布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提到:推动能源化工产业清洁化高端化发展。实施煤化工延链强链行动,拓展煤油气盐多元综合循环利用途径,加快发展精细化工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大型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大煤炭优质产能释放,狠抓油气产能建设,提高煤炭回采率和石油采收率。调整优化煤电布局,积极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输气管网、储气库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电力外送规模。高

  • 住建部:《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

    日前,住建部发布《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以下建筑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将列入“黑名单”目录: (一)利用虚假材料、以欺骗手段取得企业资质或个人执业注册资格,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投标,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相关责任主体受到行政处罚的,或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为负有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的; (三)发生转包、出借资质,或者挂靠、借用资质投标,受到行政处罚的; (四)发生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的; (

  • 2022《太阳能》SNEC光伏专刊 征稿通知

    由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CRES)、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SFEO)、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SSTEC)、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IA)牵头并邀请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等25个国际机构和组织联合主办的“SNEC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简称“SNEC2021光伏大会”)将于2021年6月2-4日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为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加强光伏科技和应用技术交流与合作,也为了更好的向世界展示光伏产业最新、最前沿技术及光伏科研成

  • 中国绿发会:“十四五”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的问题与建议(征求意见稿)

    来源:中国绿发会11月24日,由中国绿发会国际环境专项基金主办的“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对策第二次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就《“十四五”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的问题与建议(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现将征求意见稿内容刊发如下,邀请社会各界共同谏言。摘要:今年是从2018年开始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制定新的“十四五”大气污染治理规划的时间。尽管这几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措施频出,大气污染仍然没有控制住,重污染的成因仍存疑问。按照生态环保部黄润秋部长的说法是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 我国电能替代进入深水区 实现“碳中和”重要路径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仲蕊12月9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指导,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联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分会主办的2020年电能替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会议围绕助力“碳中和”战略落地实施,以“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为主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碳减排目标下电能替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并针对如何促进电能替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为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需要大力发展清洁

  • 国家能源局关于解决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建议的答复

    来源:国家能源局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规模达2.05亿千瓦,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但是,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面临的补贴资金缺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影响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为促进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加快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问题,我们赞同您提出的相关建议。一、关于将补贴直接加在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价中,确保可再生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