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颗粒硅产能获重大突破,有什么影响?

作者 / 尹洪昌

来源 / 华尔街见闻

11月12日,光伏板块领涨两市,中利集团、天通股份等涨停,中来股份等涨超15%。值得一提的是,港股保利协鑫能源今天也一度大涨超10%。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报道,美商务部昨日宣布亚洲光伏制造商“反规避调查”不予立案,称未低于正常价格销售电池。

另外,保利协鑫能源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徐州新增2万吨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正式投产,产能于2021年10月底完成基建,经过严密调试,于2021年11月10日正式投产。

保利协鑫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项目投产标志着保利协鑫颗粒硅有效产能已由此前的1万吨提升至3万吨。

浙商证券也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此次为保利协鑫首个2万吨模块化颗粒硅项目,未来乐山、包头等项目均将以此项目为基准模板建设,此次项目于2021年2月开工,历时仅9个月完成建设投产,速度非常快,未来有望能够快速、大规模复制。

另外据生意社数据,硅料价格也创下新高。

什么是颗粒硅?

颗粒硅,是硅烷法生产出来的颗粒状多晶硅。

而目前主流的多晶硅,主要为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法生产出来的柱状多晶硅。

浙商证券指出,相较传统西门子法多晶硅,颗粒硅具四大优势:

1)成本更低:浙商证券估算颗粒硅生产成本有望在28元/公斤左右(1.2万/吨工业硅价格,包头和乐山电价),对比棒状硅降低20%以上。中长期看,颗粒硅(坩埚填的更满、单产提升)+CCZ(连续直拉单晶),有望进一步降本升效,在硅料、硅片两大环节有望综合降本20%-30%。

2)品质更好:目前颗粒硅拉出的硅片部分电性能甚至更好、适用N型硅片;中长期搭配CCZ连续投料技术,相比棒状硅、颗粒硅拉棒头尾电性能指标一致性更高、更适用拉N型硅片。

3)投产周期缩短近半:颗粒硅产能建设周期在1年多一些,而传统西门子法棒状硅需要近2年;投产速度大幅缩短,解决硅料供给失衡问题,加速颗粒硅在市场的渗透率提升。

4)易拿能耗指标、扩产更容易:颗粒硅省电70%、碳减排下降60%-70%,综合电耗降低70%以上。能耗指标更容易过、扩产更为顺利。加速推动光伏成为“碳中和”主力。

此外,浙商证券指出,作为新一代硅料技术,“双控”背景下颗粒硅优势渐显、产业化进程提速,预计2022年中国颗粒硅产能将达10-20万吨,颗粒硅有望加速推动光伏成为“碳中和”主力。

多晶硅单日再涨4%,继续刷新历史新高

据生意社11日数据显示,多晶硅日内涨幅近4%,自8月底以来累计涨幅已超30%,续创历史新高。

安信国际表示,年初以来,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硅料环节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硅料价格,特别是制造单晶硅片使用的多晶硅致密料价格大幅上涨。目前部分多晶硅料供应商受到了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行业整体供应量预计下降5%左右。

浙商证券表示,2022硅料仍是光伏产业链最稀缺资源,明年新增产能投放多集中在下半年,全年实际新增产出有限,价格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不过这次颗粒硅的突破性投产,不知道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能与目前主流的硅料相互补充,缓解行业供给压力呢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