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千万美金收购背后 赣锋锂业为固态电池而来


作者 / 吴蔚玲

来源 / 财联社

赣锋锂业(SZ:002460)昨日宣布以1317.82万美元收购Litio余下8.58%的股权,从而实现对Litio公司及旗下Mariana锂盐湖的全资间接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公告显示Mariana规划了一期年产2万吨氯化锂的产能。不同于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氯化锂主要用于制成金属锂,而后者在新能源赛道上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

公司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计划将该部分氯化锂用于生产金属锂,未来或将主要应用在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上。

2020年报显示,公司现有金属锂产能1600吨/年,产能利用率98.58%。今年4月,公司曾公告规划7000吨金属锂产能的建设。而Mariana项目投产后,对应的氯化锂产能或将达到2万吨。

图片来源:赣锋锂业2020年年度报告
  
图片来源:赣锋锂业2020年年度报告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经加工后,2万吨氯化锂对应的金属锂产能或在4000吨左右。当下金属锂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航空等领域,但公司此举更多的还是着眼于未来固态电池方面的应用。

事实上,固态电池是当下锂电池赛道上的又一热门风口。丰田、松下、LG、宝马等均在致力于研发固态电池。今年4月,宝马表示将在2030年之前开发出适用于乘用车的固态电池技术。

“固态肯定是一个方向,较之目前的锂电池,固态的核心优势就是安全性,当然能量密度也可能会高一些”,真锂研究总裁墨柯表示,从电动汽车安全性和储能方向考虑,未来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具有必要性。

但热风之下亦需冷思考。一方面,目前固态电池仍处于研发阶段,离产业化应用尚需时日;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金属锂未必会是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的唯一选择。

华安证券金属新材料研究员表示,固态电池目前仍面临着负极、电解液材料技术突破等问题。若以金属锂应用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还会面临相当的成本压力。

此外亦有资料显示,依赖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会存在电池充电率和充电温度条件的限制。

目前亦有多个团队在致力于镁、硅等其他金属固态电池的研究。2021年9月24日,由加州大学主导、LG新能源参与研究的纯硅全固态电池技术成果被发表,资料显示这一技术将克服上述金属锂电池的限制。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