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
|
|
|
|
|
|
十四五新能源将成为基本国策和全球主题来源:兴业电新 作者:朱玥 1.1、中国:围绕“十四五”布局投资机会,新能源必成基本国策 ·2020年4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提前,送审时间延后:“十四五”规划准备时间更加充裕。 ·编制主体变更:组织单位由发改委下属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变更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要原因系该院为2019年、2020年竞价项目的牵头组织单位。 · 《通知》明确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的七个重点任务,核心为“市场化,低成本,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及发电量的占比要求。 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中国均提出将努力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20年目标为15%,2030年目标为20%,至2050年该比重有望达到50%。 结合近期领导人提出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从2019年已提前完成了2020年15%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近期领导表述,这一指标可能上调。 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从类型上看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原油和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源。 ·能源的最终消费形式有发电、供热、动力和化工等。 ·我国能源消费量以标准煤计量,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约7.1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为48.6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占比15.3%,提前完成2020年15%的目标。 ·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数据,在各种非化石能源中,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开发潜力均受限,而风电和光伏可开发空间巨大。 ·利用风电、光伏,是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的最优途径之一,以完成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例达到20%的目标。 1.2、美国:电价通过市场化招标确定,RPS及ITC提供政策支撑 美国新能源政策反复,受在任总统能源施政纲领主导。奥巴马任期内,联邦政府支持对美国新能源的投入和发展,确立了节能减排目标。但在特朗普执政下,则以充分利用国内传统能源,实现能源独立、能源出口为目标。相比之下,拜登团队有望改写特朗普任期内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政策,全力支持新能源发展,力争实现2025年碳中和的美好愿景。 ·美国光伏激励政策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和联邦投资税收抵免(ITC)实现。根据ESCN中国储能网的数据,美国RPS制度于90年代开始实施,至2018年10月,已有29个州引进RPS。 · 联邦投资税收抵免(ITC),即2006年起开始执行的为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者提供所得税减免政策,可以为投资者减免所安装的太阳能系统投资总额的30%的所得税金。2016年,ITC政策退坡预期导致光伏“抢装潮”,全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达15,084MW,约为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的两倍。ITC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退坡,目前美国满足要求的住宅、商业和公用事业光伏项目可获得26%的联邦税收优惠。2020年6月,国会提出法案,将30%的ITC的期限延长至2025年,2026年起开始逐步退坡,该法案待进行最终投票。 1.3、美国:拜登《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计划或超预期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发布《Plan for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提出未来美国将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在2050年之前达到净零碳排放。 ·短期(拜登上任后将立即实施)解决方案: 使用联邦政府的采购系统(每年花费5000亿美元)来实现能源100%的清洁和车辆零排放。 制定更加严格的燃油排放新标准,确保100%新销售的轻型/中型车辆实现电动化。 拜登将在上任后的第一天,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中长期解决方案: 未来十年内对能源、气候的研究与创新,以及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风电+光伏)进行4000亿美元的投资,并专门设立专注于气候的跨机构高级研究机构ARPA-C。 加快电动车的推广,在2030年底之前部署超过50万个新的公共充电网点,同时恢复全额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目标到2030年将海上风能增加一倍。 1.4、欧洲:碳排放目标欧洲最为严苛,配套政策完善 ·对比欧洲、美国、中国汽车碳排放目标,2025年欧洲、中国、美国对应国标排放分别3.5L、4.6L、4.8L/100km;整体来看,欧洲碳排放政策最为严苛,中国其次。 · 从税收及补贴配套政策来看,欧洲传统汽车大国德国、法国、英国、挪威、荷兰、瑞典等均税收优惠力度最大,且多数国家均给予补贴优惠,欧洲配套政策力度最大。中国国补正逐步平稳退出,配套政策对新能源车优惠力度其次。 · 2015年,欧盟制定2030年将碳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40%的目标; · 2020年9月,欧盟正式提出2030年碳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的目标,上调目标要求; ·对于汽车碳排放的影响:2030年单车平均碳排放由此前的59g/km调整至47.5g/km; · 以不罚款为目标,我们预计203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由此前610万辆提升至810万辆,提升33%。 1.5、展望:新能源、新时代,五年年化增速25%-30%的超级赛道 · 碳减排需要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革命。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10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疫情的重要启示就是要始终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结合欧洲、美国等政策导向,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全球将从能量转化(一次能源)、能量存储(二次能源)两个角度发展新能源,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携手共同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