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日市场:10月21日新能源板块证券市场综合信息及趋势发展作者:郝小吉 《太阳能》杂志社 结合10月21日新能源板块指数表现、资金流向及企业动态等信息,我将从当日市场概况、细分领域亮点、资金动向三个维度呈现综合信息,再基于行业信号与机构观点分析趋势发展。 
 一、当日市场核心概况 10月21日新能源板块整体呈现“多数指数飘红、结构分化明显”的运行特征,在A股市场放量背景下(两市合计成交2.18万亿元),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之一。核心指数表现亮眼:新能源车板块指数大涨3%,报1524.488点,成交1953.37亿元,换手率达2.44%;新能源电池指数(980027)、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新能装备指数(970043)分别上涨2.12%、1.75%、2.03%,成交额依次达588.77亿元、714.44亿元、832.7亿元;绿色电力指数(399438)亦实现0.8%的涨幅,成交192.66亿元。 板块热度同步传导至基金市场,新能源主题ETF普遍上涨,其中新能源主题ETF(516580)午盘涨1.60%,嘉实中证新能源ETF(159875)收盘涨1.43%,成交额8923.28万元,易方达中证新能源ETF(516090)涨1.3%,当日份额增加1300万份。 
 二、细分领域当日动态 (一)新能源车:个股爆发与龙头预期共振 板块内逾40只个股涨幅超5%,华密新材、威贸电子以29.98%的涨幅并列榜首,富恒新材、国民技术等4股涨幅超20%。机构关注焦点集中于具备产品升级与客户放量双重逻辑的企业,如隆盛科技因获取金康动力、博世等客户新能源半总成订单,且核心客户特斯拉Model YL订单排期至12月、问界新M7首周大定量超6万辆,被华龙证券给予买入评级,预计Q4营收增速将显著提升。 (二)光伏设备:资金流入居首,龙头获抢筹 光伏设备成为当日资金最青睐的行业板块,主力净流入达21.5亿元。细分龙头表现强势,隆基绿能获主力净买入6.86亿元,晶盛机电以5.45%的涨幅领涨创新能源指数。此前罗博特科签订7.61亿元光伏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合同,较2023年同客户交易额增长超11倍,印证行业设备需求韧性。 (三)储能与电池:指数上涨,资金结构分化 新能源电池指数成份股中43家上涨,紫建电子以6.94%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4.36亿元,但游资与散户资金呈净流出状态。储能领域延续企业加码态势,先导智能构建全链条储能解决方案,林洋能源探索“低空+储能”协同模式,为板块提供长期增长支撑。 (四)风电与绿电:指数分化,技术突破待发酵 新能装备指数中明阳电气领涨7.76%,但风电设备相关个股多数回调,板块平均下跌2.35%。绿色电力板块则温和上涨,上海电力涨停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4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金风科技漂浮式风电机组成功吊装、南京土星视界推出叶片裂纹预警产品等技术突破,尚未完全传导至当日股价,或成为后续潜在催化因素。 
 三、当日资金流向特征 1. 主力资金集中加仓:新能源电池、创新能源、新能装备三大指数主力资金净流入合计超41.6亿元,绿色电力亦获4.44亿元主力资金加持,显示机构对板块核心资产的认可。 2. 资金偏好分化:游资在新能装备板块净流入4.53亿元,但在新能源电池、绿色电力板块分别净流出2.39亿元、4.79亿元;散户资金则呈现全面净流出态势,三大核心指数散户净流出合计超55亿元,反映市场情绪仍存分歧。 3. ETF资金小幅增持:多只新能源ETF实现资金净流入,易方达中证新能源ETF当日资金净流入2035万元,嘉实新能源ETF近20日日均成交额达1.29亿元,显示长期配置资金稳步入场。 
 四、趋势展望 (一)短期:政策与业绩双轮驱动 1.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风能北京宣言2.0》将“十五五”风电年新增装机目标翻倍至1.2亿千瓦,叠加储能、光伏等领域的“反内卷”政策,为供给端优化提供明确指引。 2. 业绩窗口期临近:从隆盛科技等企业订单情况看,Q4新能源产业链下游需求放量明确,叠加锂电环节价格处于历史低位、部分多晶硅企业计划停产去库存,行业盈利修复周期有望加速开启,短期板块或维持震荡上行态势。 (二)中期:技术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深远海风电(漂浮式机组)、数字化运维(叶片预警系统)、储能全链条集成等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预计2025-2026年全球储能装机年复合增长率超40%,风电累计装机向13亿千瓦目标迈进,技术升级将成为细分领域分化的核心变量,具备自主可控技术的企业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三)长期:多元需求构建增长矩阵 泉果基金赵诣指出,锂电池产业链已站在“量价齐升”新起点,电动船舶、低空经济、储能等多元需求将支撑行业年化20%-30%增长,预计2026年出现供不应求格局。叠加光伏设备出海持续突破、绿电消纳机制完善,新能源板块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细分领域龙头有望穿越周期实现持续扩张。 风险提示:需关注多晶硅等环节去库存进度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变化、技术路线迭代风险,以及市场资金情绪波动对板块短期走势的影响。 采访联系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