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间,煤炭与综合能源巨头中国神华发布重磅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通知,初步筹划由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涉及煤炭、坑口煤电、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核心资产业务的13家公司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股票将于8月4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此举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内部酝酿已久的资源整合迈出关键一步,旨在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汇聚优质资源,打造全球领先的煤炭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履行承诺,消除壁垒:整合的核心动因
本次交易并非突然之举,其根基深植于中国神华与国家能源集团(重组前的神华集团)长达二十年的协议框架之中。根据公告,双方在2005年、2018年及2023年先后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及其补充协议。这些协议的核心目标,正是清晰界定双方业务边界,防止集团内部不必要的竞争损耗,保障上市公司及其广大股东的利益。
多年来,虽然中国神华依托“煤电路港航化”纵向一体化模式成为行业标杆,但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仍存在部分与中国神华主业相同或高度相关的优质资产。这些资产分布于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现代煤化工,甚至关键的运输物流环节(如港口、航运)。这种并存状态,客观上构成了潜在的同业竞争可能,也与当初的协议精神存在张力。
本次交易,正是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履行历史承诺的关键行动。通过将旗下13家涉及煤炭、电力、化工、运输、销售的核心子公司股权注入中国神华,有望进一步消除这些重叠与竞争的可能性。公告明确指出,此举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这不仅是对监管要求和市场承诺的回应,更是对国家推动央企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的践行。
全链注入:13家标的勾勒综合能源版图
根据公告披露的初步清单,本次重组标的资产范围广泛,涵盖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核心子公司股权,几乎贯穿了煤炭从生产到转化、再到运输销售的全链条。
在能源生产核心上,包括直接从事煤炭开采的乌海能源、包头矿业、神延煤炭、晋神能源、平庄煤业等区域性煤炭公司,以及煤化工旗舰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公司)、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新疆能源),和煤电一体化巨头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国源电力)、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建投)。
在物流运输动脉上,此次整合覆盖关键物流节点的神华煤炭运销有限公司(煤炭运销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港口有限公司(港口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航运公司),这三家公司构成了煤炭“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物流支撑。
在现代销售平台上,此次纳入的国家能源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公司),为能源产品交易提供数字化平台。
公告强调,具体重组标的及最终范围仍在论证中,需以后续公告的重组预案或报告书为准。交易对手方初步确定为国家能源集团及其子公司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最终范围有待进一步接洽确定。
巨擘携手: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的雄厚根基
理解此次整合的意义,离不开对交易双方——国家能源集团与其上市旗舰中国神华庞大体量与行业地位的认知。
国家能源集团,这家于2017年由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联合重组诞生的中央骨干能源企业,是五大发电集团的“新大哥”。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国家能源集团世界排名92位,领跑五大发电。2024年,集团实现煤炭产量6.2亿吨、销量8.5亿吨,发电量高达1.26万亿千瓦时,供热量5.7亿吉焦,铁路货运量5.7亿吨,港口装船量2.6亿吨,船舶运量2.77亿吨,化工品产量2802万吨。2025年上半年,其煤炭产销量已达3.74亿吨,发电量5806亿千瓦时,铁路货运量2.76亿吨,化工品产量1355万吨。
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重要交易对手方之一,成立于2024年2月,注册资本100亿元,扎根于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宁夏宁东,聚焦煤炭开采与发电业务,是集团在西部战略布局的关键载体。
中国神华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的A+H股旗舰平台,自身已是全球领先的煤炭综合能源巨头。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规模6581亿元,综合市值8221亿元。其独特的“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覆盖六大板块:
煤炭:核定产能3.5亿吨/年,建成千万吨级矿井群和国内首个2亿吨煤炭生产基地,建成24座省级以上智能化煤矿。
电力:总装机4626.4万千瓦(以煤电为主),技术创新如燃煤机组无人值守、掺氨发电成果显著,并积极布局新能源基金。
煤化工: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首套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工程,生产能力约60万吨/年,主要产品为聚乙烯、聚丙烯及少量副产品。
铁路:总营业里程2408公里,年运能5.3亿吨,可支配机车800余台,自备铁路货车5万余辆,是中国第二大铁路运营商。
港口:拥有黄骅港务、天津港务和珠海港务3家专业公司,设计吞吐能力2.7亿吨/年,其中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已连续六年煤炭下水量居全国第一。
航运:拥有货船40艘,载重规模224万载重吨、年运能5400万吨,航线覆盖黄骅、天津、秦皇岛等国内沿海、沿江主要港口。
不过,中国神华近期亦面临行业挑战。其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36亿至256亿元,同比(与经重述的上年同期数据比)下降8.6%至15.7%。公司坦言,主要受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影响。这一背景更凸显了通过内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效率与抗风险能力的迫切性。
塑造未来:打造无可匹敌的综合能源航母
中国神华此番整合控股股东核心资产,其战略意义远超一次普通的关联交易。
一是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兑现历史承诺。这是履行多年协议的关键步骤,扫清了集团内部资源协同的制度障碍,增强了上市公司业务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提升治理水平与市场信誉。
二是全产业链深度整合,强化核心竞争力。拟注入的13家标的,补强了中国神华在煤炭资源(尤其区域布局)、煤电联营、现代煤化工纵深、以及物流运输(港口、航运)和数字化销售(电商)等关键环节。交易成功后,中国神华对自身核心产业链的控制力、协同效率和成本优势将得到质的飞跃,“煤电路港航化”一体化模式将运行得更为顺畅高效,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定位更加坚实。
三是汇聚优质资源,提升估值与抗风险能力。将国家能源集团体系内最优质的煤炭、电力、化工及相关配套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直接提升中国神华的资产质量、盈利潜力和整体规模。在煤炭市场波动期,更完整的产业链和更丰富的业务组合有助于平滑业绩波动,增强抵御行业周期风险的能力。长远看,这为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
四是响应国企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此次整合高度契合国家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的政策导向。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和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此举是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增强核心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示范。
若交易顺利完成,一个资产质量更优、产业链更完整、规模实力更雄厚、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全球煤炭综合能源巨头将屹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