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
|
|
|
|
|
|
立邦将光伏工程引入工厂战略布局近年,光伏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新能源增量主体加速扩张,国内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1],更获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等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2]。立邦始终重视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保护,持续发力绿色制造,充分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将光伏工程引入工厂战略布局,推动“光伏+”创新模式的融合应用,体现了立邦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切实响应。 立邦将光伏工程引入工厂战略布局,推动“光伏+”创新模式的融合应用 以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为驱动,光伏工程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有效减低用能成本,加之可视化、透明化、智能化碳管理,可为立邦工厂的生产制造及运营提供可持续、数字化动能。截至目前,立邦旗下共有20家工厂已安装或筹备安装光伏设备,其中包含吴江工厂、清远工厂、湖北工厂等,为工厂运营输送绿色能量——以立邦吴江工厂为例,今年2-10月光伏发电实际使用量为801,677千瓦时,与火力发电相比,减少了663吨二氧化碳排放、约节省240吨标准煤[3],相当于种植了约3234棵树[4],对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永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从经济、环境、社会等维度实现了长远效益。与此同时,立邦着力于深化光伏工程的工厂战略布局,不断提升绿电在工厂用电中的占比,进一步减少工厂碳足迹,力争为行业树立绿色制造样板。 立邦着力于深化光伏工程的工厂战略布局,力争为行业树立绿色制造样板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稳妥推进下,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绿色制造已成为产业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是立邦中国恪守的企业战略,早在2010年,立邦中国便开始通过推动和践行绿色行动,以系统化战略视角关注全价值链上的每一步碳足迹。除了光伏工程外,立邦近年来投身于绿色智能化工厂建造,大幅提升生产能效、管理能效,以促进绿色发展。截止目前,立邦已有五家工厂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被认定数量居全国涂料行业之首。 立邦通过推动和践行绿色行动,以系统化战略视角关注全价值链上的每一步碳足迹 未来,立邦将继续秉承“永续大地精‘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拓宽光伏工程的工厂战略布局的同时,以智能制造、绿色生产为目标,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竭力打造智能化现代工厂,引领行业绿色制造发展,践行“刷新美好生活空间”的企业使命。 [1]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2]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3] 数据计算标准:《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中提及,2021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1.5克/千瓦时,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为828克/千瓦时。基于该数据进行估计,火电发电每生产1度煤电,约排放0.828kg二氧化碳,约消耗0.301kg标准煤 [4] 数据计算标准:国家能源局《满足“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光伏材料颗粒硅新工艺来了》中提及,根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推论,消耗1927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了9400万棵树,因此1棵树每年可吸收0.205吨二氧化碳 来源:美通社 上一篇基金“三顾”新能源下一篇光伏电站安全运行再响警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