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杂志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作者 / 经济参考报来源 / 经济参考报“炙手可热”“如日中天”“一飞冲天”……翻开2021年资本市场的储能板块,“阳”味十足的字眼频现。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万得储能指数收报于5699.92点,年内涨幅约52.4%。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储能产业风口来了吗?未来最大的看点在哪里?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我个人认为,储能产业现在已经在风口上了。”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储能销售中心副总裁陈翔说。“从2018年开始,业内伙伴们就说储能产业的春天来了。但若说今明两年是风口,我觉得差不多了。”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新宇告诉
作者 / 高工锂电来源 / 高工锂电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共获得国内外车企共计46笔订单/项目定点。其中,国内车企订单22笔,国外车企订单24笔,交付量与交付周期以大单、长单为主。 回溯2021年,在碳中和基调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端,电动化突破明显提速。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渗透率达13.4%,同比增长8%。国际上,2021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超过12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11.2%。供给端,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产能吃紧,雄心勃勃产能扩张宣示市场话语权。其中,仅
作者 /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来源 /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近日,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其中,光伏发电完成40.0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95%。根据公司统计,2021年全年,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597.4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1.57%,其中煤电完成413.5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5.23%,气电完成62.0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9.87%,风电完成81.7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3.92%,光伏发电完成40.0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95%;上网电量566.2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0.82%;上网电价均价(含税)0.52元/千瓦时,同比增加0.02元/千瓦时
作者 / 翁东辉来源 / 经济日报新年伊始,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80美元关口徘徊,何去何从?专家们莫衷一是,分歧大于共识。几大决定性因素随时都会挑动市场敏感的神经。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后续发展将最终决定世界石油需求变化。难以想象,世界上很多国家以“躺平”的方式进入2022年。从欧洲到大洋洲,从南部非洲到北美,面对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所谓的“群体免疫”已经成为无奈选择,大多数国家难以承受长时间的封锁。人们希望,疫情终将结束,世界经济随之复苏,这个时间点可能在今年,也可能在明年。届时,报复性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也
作者 / 刘梦然来源 / 财联社时隔一个半月后,隆基股份(SH:601012)硅片价格迎来调整,涨幅2.4%-5.1%。1月17日,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隆基硅片的价格是根据上游产业链供给情况随行就市。去年四季度硅料价格松动,又是传统装机旺季,在一定程度刺激了需求。据隆基股份官网最新报价显示,单晶硅片P型M10(165μm厚度,下同)现价6.15元/片,上调5.1%;单晶硅片P型M6现价5.15元/片,上调2.4%;单晶硅片P型158.75/223mm报价4.95元/片,上调2.5%。此前,因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的成本压力,已经明显影响新增光伏装机量,而在供需关系博弈下
作者 / 国家统计局来源 / 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中,除发电量同比有所下降外,煤、油、气均不同程度增长。2021年,原煤、原油、电力生产比上年加快,天然气生产增速放缓。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继续加快,进口由增转降。随着增产保供政策持续推进,12月份,生产原煤3.8亿吨,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2%,日均产量1241万吨;进口煤炭3095万吨,同比下降20.8%。2021年,生产原煤40.7亿吨,比上年增长4.7%,比2019年增长5.6%,两
作者 / 港股解码来源 / 港股解码2021年以来,随着天然气价格飙升以及碳中和战略的推动,天然气成为能源市场中的焦点。那些有与油价挂钩的长约及套保的头部燃气分销商,可锁定低成本气源,虽然面临一定的销售毛差压力,但燃气市场高景气度下,这些企业依然取得增长。在2021年4月国内天然气价加速上涨至今,部分头部燃气分销商股价不跌反涨,以昆仑能源(HK:00135)为例,该公司股价自2020年3月阶段性触底后一直维持上升势头,2021年4月以来累计涨超30%。近年来,昆仑能源跟随天然气市场大势,将重点放在了城燃配气网络上,同时布局分布式能源
作者 / 李春莲 曹卫新来源 / 证券日报A股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披露逐渐进入密集期。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2日收盘,A股共有228家公司业绩预喜。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保持较好增长的同时,板块间呈现分化现象。以预告净利润增长率下限为参考值,已披露业绩预告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增长率排名前10位的公司分属化工、石油、医药生物、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靠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催肥”业绩,中国石油领衔的石油和化工板块成为年报业绩“赚钱王”。双碳目标下,2021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对于火电企业来说,可以说是经历了“至暗
作者 / 格隆汇来源 / 格隆汇期待已久的中船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落地,中船科技拟注入中船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资产。停牌10日后,今日复盘,中船科技集合竞价开盘涨停封板资金额超71亿。 昨日晚间,中船科技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海装100%股权、凌久电气10%股权、洛阳双瑞44.64%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和新疆海为100%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根据公告,本次公司注入的资产皆来自中国船舶集团控股下的新能源资产,主要有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新能源工程建设服务等。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
作者 /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来源 / 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年能源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效,能源领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煤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电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加强、电力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国际能源市场跌宕起伏。2022年,能源领域将全面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端好能源的饭
作者 / 刘梦然来源 / 财联社在经过短暂修整后,硅料价格重新进入上升通道。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临近春节,下游备货氛围加重,且从往年情况看,年后硅料价格也会出现一定上涨。此外,根据目前新增产能投放计划,预计Q2末价格有望迎来拐点,一季度如果再现去年同期的新增需求与现货量供需错配,下游担心硅料价格年后涨幅更高。受下游硅片开工率稳步上调,以及囤货需求,本周硅料价格企稳回升。据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3.0-24.2万元/吨,成交均价回升至23.4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21%;单晶致密料价格
作者 / 碳达峰中和来源 / 碳达峰中和1月10日,南网碳资产管理公司在广州揭牌成立,国网此前早已成立了专门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此外,火电是我国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019年我国火电行业排放二氧化碳约43.28亿吨,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40%。2021年7月16日,首批2000多家发电企业纳入到全国配额交易碳市场。实现碳中和,不能单纯依靠现有技术和模式,需要通过市场机制鼓励持续开发低碳技术。普华永道将碳资产界定为以碳排放权益为核心的所有资产,既包括在强制碳交易、自愿碳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配额
作者 / 立方石油来源 / 立方石油2022年1月12日,中石油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与2020年相比,中石油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将增加人民币710亿元~750亿元,增长374%~395%,创7年来最好水平。归属于中石油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 1,100 亿元到 1,200 亿元。数据显示,中石油2020年度净利润为190.02亿元,而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119.91亿元,据此测算,中石油2021年盈利水平将达900亿元-94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介于980亿元-1080亿元之间。事实上,中石油业绩增势在此前便已显现。2021年前
作者 / 央视财经来源 / 央视财经近日,土库曼斯坦总统下令关闭被称为“地狱之门”的一处天然气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燃烧,“地狱之门”烧掉的天然气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地狱之门”的关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个直径69米、深30米的“巨坑”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附近充斥着丰沛的天然气资源。 1971年,苏联地质学家在对卡拉库姆沙漠进行钻探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巨坑”。为了防止这里的天然气和其他有毒气体泄漏带来巨大危害,地质学家将其点燃,希望在几周内烧
作者 / 丁秀金 嘉攀 谢晨星来源 / 势乘资本 光锥智能氢能是终极的清洁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广泛开展了氢能源研究,但时至今日产业化尚未走出起步阶段。当前氢能概念再次火热,三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落地,多省市发布氢能产业建设目标,行业投融资持续攀升。2015年融资事件仅有5起,2020年增长至31起,2021年继续升温,捷氢科技、未势能源、爱德曼氢能等头部企业纷纷获得大额融资,预计全年融资总额达百亿级别。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等主体从不同层面推动产业化进展,各路资本加快入局。然而市场上仍
作者 / 李兆奇 吴睿睿来源 / 36氪放眼未来世界,能源革命是目及之处最大、可能也是最漫长的风口。去年全球在能源转型上的投资已经超过5000亿美金,这大约是10年前的近两倍。而这一数字在今年大概率会多出更多。海外资本密集发布的成功募资信息显示,近12个月已有至少百亿的“新钱”就绪,准备投向“绿色”。比如今年4月贝莱德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合作,创立了一支10亿美元的脱碳基金;7月美国德州私募巨头TPG为Rise Climate基金筹集了54亿美金;加拿大博枫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宣布成立气候基金,规模75亿美金;以及General
作者 / 陈宗法来源 / 中国电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市场环境等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发电行业的发展呈现什么新特点?经营业绩又出现了怎样的走势?回眸2021年,发电行业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一边是“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另一边是用电需求快速恢复,煤炭短缺、煤价暴涨,煤电全面亏损、全力保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复杂环境导致“非典型性缺电”今年5月以来,尽管PMI新订单、房地产销售、中
作者 / 谢泽锋来源 / 巨潮WAVE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将能量释放出来,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面对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空气污染,新的能源危机与储能革命迎来历史交汇的时点。按照“双碳宣言”的目标,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风电、光伏的总装机量在2030年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国家能源局更是明确表示,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一半,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作为一种柔性电力调节系统,在新能源替加速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历史进程中,
作者 / 刘洋来源 / 华夏能源网12月30日,服务北京绿色冬奥的“超级充电宝”——国家电网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丰宁抽蓄电站共安装12台30万千瓦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总装机360万千瓦,为世界抽蓄电站之最。不独如此,丰宁抽蓄电站储能能力也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12台机组满发利用小时数达10.8小时。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丰宁电站在内,国家电网已先后投产5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共9台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85万千瓦。丰宁电站投产,是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井喷”的一声号角。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明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碳捕集团队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发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伟大号召,以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地实施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我国燃煤电厂大规模碳捕集和“巴黎协定”框架下国家自主贡献碳减排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未来将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供基础保障。“15万吨/年燃烧后CO2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既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要任务(项目编号2017YFB0603305),国家能源集团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