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落地,有哪些亮点和利好?

作者 / 中国能源网

来源 / 中国能源网

11月8日,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意味着万亿级别的释放量让新能源、碳中和产业成为新的投资方向。

央行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但需向央行提供合格质押品,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央行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

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落地

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从2021年开始已经有多项政策中有所提及。

2021年3月,政府工作在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中就提出了要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也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139万亿,年均3.5万亿元,占2020年GDP的3.4%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7%,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在此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既可为宽信用开拓新渠道,又满足长期高质量发展战略。

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哪些亮点?

1.初期精准扶持

碳减排支持工具聚焦起步期、小而精的行业。

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国内多种标准交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

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

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后续支持范围可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调整。

2.“先贷后借”

从操作方式来看,采用“先贷后借”,突显精准直达。

第一步是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发放碳减排贷款。央行要求,此类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而现行的一年期LPR利率为3.85%。

第二步是金融机构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央行表示,将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同时,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6大行与12家股份制银行将首期参与试点)。

这个模式,与此前的市场预期大体一致,特点鲜明。碳减排工具整体是通过再贷款定向支持特定行业的方式来运作的。“先贷后借”的运作方式,是金融机构先发放碳减排贷款,再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实现了货币政策的直达性。

央行强调,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3.信息透明

从效果看,碳减排支持工具做到操作、计算和验证的信息透明。审批流程上,金融机构需提供相关项目的碳减排数据并依据专业报告计算减排量,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确保项目落在实处。

央行表示,为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此外,金融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降息再贷款:新能源再迎利好

此次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当于定向降息再贷款,万亿级货币释放量对新能源和碳中和产业来说是一项巨大利好。

长期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既是对新能源、新基建等碳中和产业的扶持,也是我国长周期经济投资的转型,将引导金融投资从过去传统基建、重工业产业转向新型能源系统和绿色产业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也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大机遇,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适时推出,将对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数字化、新基建等一批硬核科技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