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疯狂还是洼地?股价半日暴涨60%的玄机

作者 / 中环闲聊

来源 / 中环闲聊

昨天下午,创维集团#突然放量拉升,盘中涨幅一度达67%,最终收市价3.82港元,收涨59.17%,总市值升穿101亿港元。全日成交额暴涨12.12亿港元,而这只股票在上周的日均成交额仅为1237万港元。

答案在创维公布的首三季业绩报告中。

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33.2%达到358.91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40%为7.63亿元。

昨天谈格力电器业绩的时候,我们提到过当家电市场饱和时,需要第二条增长曲线。目前看来,创维的多元化策略算是颇有成效了,尽管智能电视系统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跌了逾16%,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光伏业务成了亮点。

根据业绩报告,公司的光伏业务收入为21.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00万增长了270余倍。光伏业务在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录得8.29亿元,也就是说,单单是第三季度就已经实现超过13亿的收入。

作为家电头部企业的代表,格力、创维、康佳等都在各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了,但由于家电产业增量见顶存量深耕的新常态,另辟蹊径已经成为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了。尤其是电视机市场,根据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了14.7%。这一厢,五大品牌缠斗继续,进行着加时赛,小米、华为等巨头跨界而来,让竞争也更加激烈。

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及新能源政策,都给清洁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机会。光伏与家电,都是大规模制造、大规模零售和服务的万亿级产业,并且在用能与家电相通,也就成为了绝佳之选。

从光伏市场的前景来看,资本盛宴的势头更猛了,尤其是作为用电大户的家电制造商,需要低能耗产品带动变革,将光伏有效延展家电的应用范围,都是新的增长点。有不少家电龙头在抢搭新能源快车,但差异化还是很大的。比如,康佳收购了海四达,主要是将锂离子电池和镍电池应用于智能家电、电动工具等领域;海尔收购了GREENonTEC公司的51%股权,切入光伏领域,强化发展太阳能热水器业务;创维的光伏业务则注重搭建智慧能源体系,集开发、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咨询服务于一体。

创维在报告中提及,分布式光伏作为最贴近终端下沉市场及本集团熟悉的客户端零售领域的行业,成为创维最终的早期主营业务选择。计划以户用光伏开端,逐步开拓工商业光伏、用电侧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等业务,逐步发展成为用电侧清洁能源产业互联网的行业领导者。

未来在政策指引下,可能会有更多家电企业发展这一产业,对于我们来说,低碳化智能化的生活方式真是十分美好,值得期待。只是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固然是越来越大。

大家不要以为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中环闲聊的特色就是报喜也报忧。

在看业绩报告时,我着重找了找新能源汽车业务。

创维集团目前共涉及多媒体、智能系统技术、智能电器、现代服务业四大板块业务。在三季度的成绩单上,只看到了智能系统技术业务包括家庭接入系统、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系统及其他电子产品等。其他地方,对于汽车就只字未提了。

今年4月,创维集团在北京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并使用“Skyworth”英文名。65岁的创维创始人黄宏生直言力争十年进入全球电动车领域第一阵营,明年上科创板,目标3000亿市值。这装上轮子的家电,似乎在之后没有带来太多消息面的刺激,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还是产品。雷声大雨点小,汽车标签贴完了就没音了?

其实,早在10年前,创维收购重组南京金龙,正式进入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绝对是先行者;2017年,创维进军乘用车市场,打造天美汽车品牌;2019年,创维正式成立“酷沃智行科技”;2020年11月,天美首款汽车ET5正式上市。

根据公开资料,从去年新车上市到今年8月,仅卖出了1000多辆新能源乘用车,而且大部分车还是卖给经销商和租赁给政府。

虽然销量惨淡,但不可否认,黄老板绝对是精明的商人,商业嗅觉很灵敏。

2004年,黄宏生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创维系5000多万港币而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并在2006年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出狱后,黄宏生仍是创维最大的股东。在2010年,新能源刚刚起步,可以在公交车项目上拿到政府补贴,真是不错的商机。一辆售价100万的公交车,补贴拿到105万,也就是说,主机厂生产出来就能直接赚钱。补贴超过了售价,空手套白狼。南京金龙就成为了黄宏生的第一个汽车项目。2014年,南京金龙1890辆的销量,这在纯电动客车领域里仅次于比亚迪。

据悉,在当时高额补贴下,出现了不少公交车骗补的情况,逐渐成为重灾区,有些车电池都不装,只要有了车架号,就可以拿补贴。2016年5月,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联合核准调查车企骗补期间,黄宏生把公司更名,南京金龙也低调更换LOGO变成“开沃汽车”。时机真是妙不可言啊,或许也因此,南京金龙躲过一劫。

黄老板汽车板块的另外一个项目是新能源物流车,前期也有国家补贴,只是随着老牌汽车企业进入,竞争加大。之后似乎也没再提及。

扎墩儿入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到底是黄老板的梦想,还是吸引资本的故事呢?

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黄宏生在汽车项目上没吃过亏。一是,自己一分钱没掏,都是地方政府的投入。二是,在进行汽车项目投资的同时还能从地方政府拿到配套房地产项目,能撸的羊毛还真不少。只是,目前以“午休保健”为卖点的汽车还没有市场,生产资质也涉嫌违规。

最后再提一句创维在房地产业的事儿。创维不是第一家跨界做地产的家电企业,与美的和海尔相比,地产规模不算太突出。根据2021中报,截至今年上半年,创维的物业存货约50.11亿元。上个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次集中供中地,创维杀出重围,以底价5.59亿元竞得,楼面价5973元/平方米拿下南京溧水区永阳街道G18地块。土地出让金将以内部资源拨付,创维打算将该地块发展成为住宅楼宇并予出售。不过,今时今日的房地产行业,在产业带动及盈利贡献上远远不如以往,创维又在打什么算盘呢?是否真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呢?我们也打个大大的问号。

泡沫只有在破灭后,才知道是泡沫。

创维集团的千亿营收目标,相去甚远。毕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不能抓住多元化发展契机成为坚守者和资本赢家,还有待考虑。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