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回首再启程:2021能源行业年度盘点

作者 /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来源 / 能源研究俱乐部

2021年能源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效,能源领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煤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电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加强、电力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国际能源市场跌宕起伏。2022年,能源领域将全面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端好能源的饭碗,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2021年,我国煤油气产量齐升,能源生产供应能力持续提升。煤炭兜底保障力度加强,煤炭产量稳步增加。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建成南气北上中通道潜江—韶关段、西气东输西段增压等25项工程。储气设施采暖季前实现应储尽储,地下储气库提前超额完成注气计划。 

能源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跨出新步伐。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跨出新步伐,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79万千瓦,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新增电能替代电量大约1700亿千瓦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预计250万台左右。 

政策“组合拳”力促能源保供稳价。 

2021年9月以来,能源输出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商品到岸价格飞速上涨,多个国家、地区面临多年以来罕见电力供应困难状况。国内多个省市区用电紧张,企业面临临时限产和临时停产压力。10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表示,研究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标志着能源保供稳价“保卫战”打响。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煤电油气重点企业保供座谈会,组织赴河北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保供稳价工作,调研煤炭生产、流通成本价格情况,组织召开工业重点企业合理用能会议,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的政策举措,查处发布涉及煤炭造谣信息行为等。国家能源局先后召开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释放先进产能专题会议和采暖季天然气保供专题会议,部署供暖季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工作,并对保供督导作出安排,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及有关部门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全国煤炭产量明显增加,煤炭现货价格快速下降,电厂存煤水平快速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碳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前者是“1+N”中的“1”,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后者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1+N”政策体系正加速构建。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另外,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至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能源国际合作务实推进,步履铿锵。 

2021年10月18~19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于会议期间发布。11月1~12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举行,期间发布《中美关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11月29日,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在北京开幕,《中俄能源合作投资指南(俄罗斯部分)》发布,双方共签署了近20项协议。此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输电项目默拉直流工程正式送电,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启动蓄水,“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建成投运。 

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 

2021年,面对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等多种因素,我国油气行业守牢供应安全底线,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实现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为夯实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油气生产供应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加大油气勘探开发。预计全年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3年回升,天然气产量2060亿方左右、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方,页岩油产量240万吨、页岩气产量230亿方、煤层气利用量77亿方。二是持续推动油气管网重大工程建设和互联互通。建成南气北上中通道潜江—韶关段、西气东输西段增压等25项工程,新增原油输送能力1000万吨/年、天然气管输能力4000万方/日。三是加强储备能力建设。储气设施采暖季前实现应储尽储,地下储气库提前超额完成注气计划。多方筹措进口LNG资源,为冬季保供添“底气”。 

油气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6月发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标志着管道运输价格管理的新办法正式落地,是天然气市场“管住中间”的进一步深化,顺应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随着3月底国家管网集团资产重组交易全部完成,进一步推动了“X+1+X”油气市场体系形成,我国油气体制将更加凸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3月31日,国资委官网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油气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多项钻完井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引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开启超深水时代;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在渤海海试成功;亚洲陆上最大水平井平台华H100建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隔水管悬挂系统海试成功;我国海油垦利16-1油田“新优快”钻完井试点项目收官,近海高效环保钻完井技术、大位移井等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在珠海顺利完成主结构合拢。 

油气企业加速绿色转型。 

中国石油将实施新的绿色行动计划,明确三步走战略步骤。力争在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新能源新业务在清洁替代方面实现良好布局;2035年左右,实现新能源新业务的战略接替;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公司实现绿色转型。中国石化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将优化提升油品销售网络,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中国海油“十四五”时期将以提升天然气资源供给能力和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实现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 

我国原油期权正式挂牌上市。 

2021年6月21日,原油期权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成为我国首批以人民币计价并向境外投资者全面开放的期权品种。原油期权的上市是对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补充,能够进一步完善国内实体企业的避险体系,提升原油产业链企业在风险管理上的效率和精度。 

煤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2021年,后疫情时代、碳中和元年、全球能源短缺等多重因素下,煤炭价格一度飞升至历史高位,动力煤期货价格一度逼近2000元/吨。基础原料价格飞涨,大宗商品价格水涨船高,致使制造业成本激增。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价格最终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近年来伴随煤炭落后产能退出,传统能源市场供应减少;与此同时,新能源虽得以大力发展,但因其更易受气象因素影响而波动较大,对于传统能源的替代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回顾2021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其主要源于在能源绿色转型大背景下,转型阵痛叠加经济复苏需求增长,煤炭供需存在缺口所致。 

煤炭增产保供政策持续发力,取得成效。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多管齐下全力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地及相关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大力推进优质产能释放,铁路部门增加煤炭运输能力,港口积极对接确保货物集港疏运。产运需各方共同发力增加市场供应,进入11月份,我国煤炭供应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电厂和港口煤炭库存快速增加,煤炭价格快速回落。 

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压舱石作用并不会改变。 

世界各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与方式各有不同,而我国能源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消费仍要以煤炭为主,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兜底保障,以和谐可持续开发为理念,以智能开发技术与装备为基本保障,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硬约束,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煤炭资源安全、协调开发,构建和谐有序、协调一致、智能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决定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电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电源结构调整加速,非化石能源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在运在建核电装机总规模居世界第二。电源结构调整全面发展、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不断巩固拓展。 

截至11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3.2亿千瓦,同比增长9.0%。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10.7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占总装机容量的46.1%,占比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火电12.9亿千瓦,同比增长3.5%,其中,燃煤发电11.0亿千瓦,同比增长2.0%,燃气发电10704万千瓦,同比增长9.8%,生物质发电3598万千瓦,同比增长32.2%。水电3.9亿千瓦,同比增长5.5%。风电3.0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分别为28625和1861万千瓦),同比增长29.0%。太阳能发电2.9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分别为28695和52万千瓦),同比增长24.1%。核电5326万千瓦,同比增长6.8%。 

推动火电升级转型,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 

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当前,要推动煤电升级转型,充分发挥好煤电的作用。其一,要提高能效,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不断降低煤耗,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其二,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水平,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煤电以稳定基荷为前提,从电量型电源转变为电力型电源,逐步实现新能源对煤电发电增量的替代。火电将发展重点向灵活性服务、热电联产供热、耦合新能源发电方向转变。其三,在新能源供应量和安全可靠性不足的前提下,发挥好兜底保供的作用。火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成,其中煤电又是绝对主力,因此,煤电在电力保供上有“压舱石”的作用。 

积极稳妥发展水电。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稳妥有序推进金沙江、雅砻江等水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2021年6月,乌东德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安装有16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均由我国自主研制。我国水电开发已转向全流域管理,统筹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生态、防灾、发电、水资源综合利用。 

风电将迎来海陆联动发展。 

随着风电装机增速放缓,具有先发优势的风电产业发展已进入平台期,大力开发海上风电是破局的必然选择,且风电大基地也获政策助力,将共筑我国风电行业中长期发展路线。海上风电是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空间大。未来我国将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开发,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 

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大幅提升。 

据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尽管2021年光伏装机量预期由年初的55~65吉瓦降至45~55吉瓦,但随着组件产能不断释放,成本价格下降,政策助推,再加上光伏发电市场储备规模雄厚,2022年光伏装机量将有望超过75吉瓦。未来十年,光伏都将处于大发展的态势。2021年出台的系列政策将进入集中落地期,包括整县安装分布式光伏和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将分别带动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快速放量。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2021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海外首堆成功并网发电。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和昌江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核准开工。 

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加强 

电网企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方案,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双碳”目标下,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碳减排核心枢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电网系统在电力行业中较早拿出了服务“双碳”的具体行动方案。3月,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分别公布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将加快推进现代化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充分发挥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电网等企业也积极探索碳减排创新产品,2月9日,南方电网等6家公司发行了首批碳中和债,共计64亿元。随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行三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共155亿元。募集的资金用于建设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允许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由发电企业建设。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风光等新能源将迎来大规模的发展,势必带来大规模并网,面对电网企业出于规划和资金因素导致的新能源送出渠道不畅等问题,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允许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由发电企业建设,扩大了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的投资主体。过去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等涉电网的业务一般由电网企业建设,由发电企业投资建设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电网互联互通不断深化。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衡,因此需要资源跨区域调配。4月23日,闽粤联网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福建、广东两省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网深化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继三峡—广东高压直流工程之后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第二条互联通道。6月21日,国家电网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该工程是“十四五”期间首个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骨干通道。8月6日,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该工程每年可输送湖北电力约400亿千瓦时。跨区工程的建设不仅推动电力大规模外送,促进了区域间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有效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有力助推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进程。 

大批量新能源接入配网,如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关键。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当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的新能源为主体能源,面对极端天气时,电力供需将会严重失衡,增加大面积停电和有序用电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面对大批量新能源接入配网,为有效避免电网运行风险,不仅需要统一规划,加快全省一张网、乃至全国一张网建设,还需要电网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提升配置能力,建设成具有高弹、灵活、智能的电网,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必然选择。 

电力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2021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电力市场建设不断规范,已初步形成在空间范围上覆盖省间、省内,在时间周期上覆盖多年、年度、月度、月内的中长期交易及日前、日内现货交易,在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合同、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等交易品种的全市场体系结构。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电力市场,引导全国、省(区、市)、区域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融合发展,规范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推动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 

持续推进“放开两头、管住中间”。 

此次改革,在“放开两头”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集中体现为两个“有序放开”。在发电侧,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在用电侧,有序放开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在“管住中间”方面,完成两轮输配电价改革,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自2021年1月1日起进入第二监管周期。根据发布电价来看,输配电价整体下降,各区域电网都有所属的电量电价。 

电价改革进一步推进。 

为保障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开各类电源发电计划,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完善峰谷电价机制,要在峰谷电价的基础上推行尖峰电价机制,部分地方要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明确要坚持以两部制电价政策为主体,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将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同时强化与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衔接,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 

电力市场建设全面提速,国家和地方协调推进。 

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交易品种不断丰富。2021年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0%以上。市场主体方面,截至5月底,国网经营区域电力交易平台已累计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7万家,是2015年底的9.8倍。其中,电力用户达到23.6万家,增长了96倍,售电公司已超过3800家。截至11月底,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注册的主体共8.98万家,同比增长39.9%,其中,发电企业740家、售电公司914家、电力用户8.8万家。绿色电力交易方案蓄势出台。《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获得批复,用户通过双边交易方式从新能源企业购买绿电,进一步体现能源的绿色属性和价值。全国绿电9月7日开市,国网区域绿电交易成交电量68.98亿千瓦时。 

省间、省内中长期市场已较为完善并常态化运行。 

中长期交易落实“六签”,新能源消纳水平不断提高。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1~11月,省内交易电量(仅中长期)合计为27244.5亿千瓦时,省间交易电量(中长期和现货)合计为6273.7亿千瓦时。 

现货试点连续运行。 

省内电力现货市场,在第一批8个试点均已完成至少一个月以上连续结算试运行的基础上,甘肃、福建、浙江、四川、山西、广东陆续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山东计划自2022年1月1日起进入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原则上自2022年1月1日起进入全年连续结算试运行。第二批电力现货试点由《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定辽宁、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 

深化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辅助服务市场已在全国6个区域电网和30个省级电网启动,实现各区域、省级辅助服务市场全面覆盖,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021年在应对电力紧张的过程中,电力辅助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挖掘调峰能力约9000万千瓦,增发清洁能源电量约800亿千瓦时。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持续完善。新版“两个细则”,即《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正式发布,对电力辅助服务主体、交易品种以及补偿与分摊机制做了补充深化。 

建立规范的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区域间电力资源配置不断理顺。 

作为落实《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的操作细则,《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印发;南方区域首次开展跨区跨省市场周电力交易品种。省间现货方面,《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试点规则(试行)》运行4年半后,2020年11月,国网印发《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计划在国网公司和内蒙古电力公司范围内启动试点交易。近日,江苏省已经着手开始进行相关试点。《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运行标志着我国完整、统一的省间电力交易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国际能源市场跌宕起伏 

COP26形成多项成果,为《巴黎协定》实施奠定基础。 

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举行。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会议,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节点。大会在化石燃料、减排承诺、气候资金等议题的谈判上获得进展,最终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共识,形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及数十项决议,为《巴黎协定》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油气、煤炭、电力价格飙升,能源电力短缺全球蔓延。 

第三季度以来,天然气、原油、动力煤等一次能源价格暴涨,纷纷创下近年来新高。天然气是本轮能源价格上涨的领头羊。首先是欧洲天然气价格领涨,随后这一涨势扩大到亚洲等地现货市场,天然气一跃成为年内涨幅最大的能源大宗商品。随着各类化石燃料价格走高,多国电力价格也不断上涨,达到历史高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源短缺问题向全球蔓延。随着冬季取暖需求的上升,能源短缺影响持续发酵。2021年能源价格暴涨和供应紧缺的出现,除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能源体系更换,导致能源供给体系难以应对突发气候变化。在新旧能源系统交替之际,应合理科学安排减碳减排的节奏和力度,统筹协调好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欧佩克+”坚持温和增产,美国联合多国释放原油储备。 

最近几个月间,全球能源成本上涨逐渐引发各界担忧,国际油价飙升也成为通货膨胀的推手之一。在此背景下,市场呼吁“欧佩克+”减产联盟增加原油供应量。12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2021年8月以来的增产路线,继续于2022年1月释放40万桶/日的原油增量。11月,美国白宫宣布,美国能源部将从战略原油储备中释放5000万桶原油,随后,日本、印度、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相继宣布释放原油储备。此次联合行动将是十年来首次多个国家一同释放原油储备,意在通过暂时增加供应量平抑油价。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再创新高,燃煤发电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21年,各国光伏电池板和风机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但全球风电、光伏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总容量预计将达到约290吉瓦,与2020年相比增长3%,再度刷新历史纪录,仅光伏新增装机就占到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总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风电和水电。同时,全球电力需求增速超过低碳电力供应增速,天然气价格急剧上涨也增加了对煤电的需求,全球燃煤发电量预计将增长9%,达到10350太瓦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包括发电、工业等用途在内的煤炭需求总量预计将增长6%,接近2013年和201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多国加快氢能布局,全球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8月,德国发布《德国氢行动计划2021-2025》,随后俄罗斯政府批准俄氢能发展构想、英国发布《氢能战略》。最近一两年间,多国政府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政策支持成为氢能实现规模化增长的关键因素。据统计,目前全球已宣布了520多个大型氢能项目和9000多万千瓦的氢电解产能,其中2021年宣布的大型氢能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00%。 

全球碳定价机制快速推广,欧盟碳价年内翻番。 

第一季度,中国、德国和英国的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陆续启动;4月,加拿大正式实施新一轮碳税;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的“Fit for 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提案中确定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征收计划。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世界各地运行的碳定价机制共计64种,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1%以上,在2020~2021年之间产生收入530亿美元,收入增长主要受欧盟碳配额价格上涨所驱动。截至11月底、12月初,欧盟碳价已逼近80欧元/吨,相较于1月4日欧盟碳市场第四交易阶段启动时34欧元/吨的价格,欧盟碳价已在年内增长了一倍以上。 

“北溪2号”管道项目风波不断,难以缓解今冬欧洲天然气供应压力。 

9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北溪2号”项目全面完工。11月,德国能源监管机构宣布暂停对“北溪2号”的认证审批,意味着这条管道无法在今冬缓解欧洲供气压力。“北溪2号”背后聚集了多国博弈,自规划以来伴随着巨大争议。2021年以来,美国对“北溪2号”进行了多番制裁。 

传统油气行业减排压力不断累积。 

5月,荷兰海牙地区法院判决壳牌公司必须在2030年前将净碳排放量在2019年基础上削减45%,这是全球首例由法院裁决的企业减排目标,也成为由法律推动油气巨头减排的标志性案件。同月,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遭遇到来自投资方的压力,迫使这些在减碳领域颇为保守的石油公司加大其转型力度。10月,雪佛龙宣布到2050年实现运营净零碳排放目标,这是雪佛龙首次对排放做出如此长期的战略承诺。 

“黑天鹅”事件频现,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性受到挑战。 

2月,罕见寒潮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电系统崩溃,数百万人遭遇停电,电价飙升。3月,苏伊士运河因巨型货轮搁浅导致175个小时的拥堵,全球海上石油和LNG运输受到严重影响。5月,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系统运营商受到网络攻击,美国东海岸油品供应陷入混乱。多起“黑天鹅”事件的出现,轻则引发区域市场、重则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负面反应,让各国意识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性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能源基础设施复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