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晒着太阳挣钱, 农村光伏发电,埋的是雷还是金?

作者 / 杨凯奇

来源 / 南方周末

靠太阳赚钱并不复杂,可用公式计算:安装瓦数×年平均有效光照小时数×上网电价。其中,安装瓦数是透明的,上网电价公开,农民最不熟悉的是当地的有效光照时长,中国疆域辽阔,各地光照条件差异甚大,有商家会利用与农民的信息差,夸大宣传。

户用光伏是一笔慢生意。南方周末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如果是农户自己买设备,6-10年左右回本为正常周期,宣称3-4年就能回本的,基本都有夸大之嫌。

光伏贷模式中,有的企业向银行缴纳相当于贷款额15%比例的保证金,一旦农户发电收益实在还不上贷款时,保证金可以垫付,避免农户缴纳滞纳金。

   202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东岭自然村,俯瞰农家别墅屋顶的光伏。 (视觉中国/图)
 

任岩的家在河北保定易县。这两三年,他发现当地农村越来越多的青灰色屋顶被一块块蓝色薄板覆盖。村里老汉见面寒暄,除了问“吃了吗”,还会补上一句:“你家上个月收益怎么样?”

阳光照射在这些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蓝色薄板上,通过“光生伏特效应”瞬间转化成了电流,输送至电网,获得发电收益。那种建在荒漠戈壁、光伏板漫山遍野的叫“集中式电站”,散布于农户屋顶的叫做分布式“户用光伏电站”,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16-2020年,我国户用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翻了近30番。

东北证券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有2.2亿户农民,截至2020年底,安装了户用光伏的村民只有150万户,渗透率不到1%。业内预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户用光伏产业是一片蓝海。

然而,2021年11月初,凤凰网和搜狐等媒体曝光了户用光伏行业内的诸多乱象:有农民不仅没能获得收益,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光伏贷”债务。还有农民检查合同后才如梦初醒:原来不是自己把屋顶租给了公司,而是公司把光伏电站租给了自己。

一时间,反对者和辩护者展开唇枪舌剑。抖音、知乎的一些网友称盈利模式不可行,“所有在农村安光伏的(项目),千万不要相信”。一些网友甚至焦虑发问,留守农村的父母已经被光伏销售游说,准备安装光伏,“劝也劝不动,怎么办?”

户用光伏市场主力军之一、河北英利因能副总经理任晓坤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乱象是“个别企业和销售人员”盲目发展,“他们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整个行业”。

户用光伏,究竟是农民的钱包还是陷阱?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户用光伏的不同营销模式有着不同的商业逻辑,并没有哪一种模式绝对等同于骗局。但其中既有合法本分的正规企业,也有“浑水摸鱼”的不良商家,消费者需要细加甄别。

夸大光照小时、设备成本

在户用光伏行业里,全款购买、光伏贷款和屋顶租赁是三种常见营销模式,前二者是农民购买光伏电站,区别为一次性付清货款还是向银行贷款购买;屋顶租赁则是企业负责设备和安装光伏电站,农民只出屋顶。

无论哪种模式,一部分追逐短期利益的光伏商家都可能向农民夸大光伏发电收益,诱使农民接受户用光伏前期的高额投资,甚至趁机抬高光伏设备的价格。各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猫腻的是“年平均有效光照小时数”。

靠太阳赚钱并不复杂,可用公式计算:安装瓦数×年平均有效光照小时数×上网电价。其中,安装瓦数是透明的,上网电价公开,农民最不熟悉的是当地的有效光照时长,中国疆域辽阔,各地光照条件差异甚大,有商家会利用与农民的信息差,夸大宣传。

南方周末记者以湖南永州一位希望安装户用光伏的农民身份,咨询浙江一名户用光伏销售人员。对方宣称,湖南日均有效光照小时数6小时,也即一年的平均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能达到2190小时。“你用常识想想,白天有12个小时,每天让光伏板晒6小时已经很保守了。而且我们的光伏板在雨雪天气下依然能发电,只不过效率差一点点。”

而山东一家光伏营销公司总监韩楚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山东的光照条件比湖南好得多,年平均光照有效利用小时数也只有1300小时左右。据浙江正泰面向全国的一个调查显示,潮湿多雨的湖南永州,年有效光照小时数约为976小时,折算成日均有效光照小时数只有2.67小时。

2020年初,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曾出台文件,将各省划分为3个等级的资源区,Ⅰ类资源区(宁夏全区、甘肃河西五市等西北地区)年平均1600小时;Ⅱ类资源区(东北、华北、晋北、陕北等地区)年平均1300小时;Ⅲ类资源区(Ⅰ、Ⅱ类外的其他地区)年平均1100小时。以此为标准,农户可大致衡量出某地一个户用光伏电站的年发电收益。

全款购买、光伏贷款模式中,光伏设备由农民购买,但有不良商家卖出不合理的高价。凤凰网报道的案例中,2017年户用光伏价格为6元/瓦左右,而该贫困户的安装成本为9元/瓦,总体安装成本比市场价贵了1.65万元。

这种情况在2018年“5·31”新政前更普遍。2018年5月31日之前,户用光伏还能享受较高的国家补贴。“5·31新政”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光伏组件价格下降,逐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之后,光伏企业大规模退出、转行。当时,许多农民安装光伏后却被一些跑路的企业“抛下”,后期运维无人负责。

至今,光伏退补已有3年,光伏组件价格已经相当透明,南方周末记者咨询的几家厂商发现,卖给农户的光伏组件价格基本在3.5元/瓦。

屋顶租赁模式里的“雷”

“我司负责提供光伏设备和安装,老百姓只用提供屋顶,不花一分钱,每年就能享受稳定收益。”这是许多光伏企业给“屋顶租赁”模式打出的广告。

不过,屋顶租赁模式看起来很美,却可能在合同里埋下不少“雷”。有的光伏公司与农户签署的合同里,租赁关系颠倒过来——农户租光伏公司的光伏设备,发电收益优先偿还光伏设备的租金,公司拿走一部分,剩下的钱才给农户。

屋顶租赁模式中,可能埋的另一个“雷”是暗含贷款。

光伏公司租用农户屋顶,拿走所有发电收益,给农户交租金,正常情况下不涉及贷款。长沙一家光伏公司的销售冯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电网公司规定,发电收益只能发给户用电站所在农户的户主,所以农民需要以自己名义开一个银行账户,每个月的发电收益打进这个账户后,自动划转给光伏公司。

“一些不正规的光伏公司就趁开账户的机会,用农民个人信息去借贷,然后还几个月,等农民麻痹大意了跑路。”冯丹透露。

2019年12月,国家能源局在“2019年11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中表示,根据有关政策,租用他人屋顶以营利性质为目的的光伏项目,2019年8月1日之后并网的均按照非自然人受理。“按照非自然人受理”,意味着这些屋顶租赁项目不再像普通户用光伏那样享受优先补贴,需要竞价乃至平价上网。

光伏企业很快改弦更辙,将屋顶租赁模式改称为“合作开发模式”,企业与农民不再有租赁关系。但这个模式里,作为甲方的农户有的却一度背负了很多责任。

近日,一份光伏公司和农户签订的户用光伏合作开发合同在网上流出,合同中一些苛刻的条款引发争议。这份合同约定农户每年可享受每块光伏组件20元的收益。但除此之外,合同中几乎都是声明光伏公司(乙方)权利的条款。“如产品被盗窃、人为损坏或灭失,甲方应立即赔偿,赔偿金额为产品折旧价格”“若因甲方原因导致电站不能并网,甲方应赔偿给乙方造成的损失”、如果双方对合同执行有纠纷,必须到该公司所在地仲裁。

这样的合同让农户感到,合作开发模式中农户并不像公司宣传的“只提供一块屋顶”,还得承担许多超出能力范围的风险。

一名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认为,“合作共建”是在农户对光伏产品的接受度还比较弱时,由光伏企业去盘活闲置屋顶资源的一种模式,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在“合作共建”模式刚刚出现时,企业为了规避自身风险,确实把合同条款设计的对甲方比较苛刻。

2018年8月,浙江慈溪,无人机鸟瞰居民屋顶光伏。 (视觉中国/图)
  

把发电收益这笔帐算明白

在农村卖清洁取暖设备的任岩开始对户用光伏并不感冒。但村里屋顶光伏越来越多,他不禁有些好奇。到河北一家大型光伏企业考察后,他“自信能把发电收益这笔账算明白”。

花了7万元,任岩在自家屋顶安装了16.8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2021年9月11日到10月11日,任岩家电站发了1884度电,根据河北上网电价以及国家补贴,收益为829元。“每个月800元左右收益,一年差不多能上万。”任岩想给在乡下父亲养老留点本钱,于是又安装了第二座户用光伏电站,目前尚未并网。

户用光伏是一笔慢生意。

韩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山东建一座20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按照3.5元/瓦的安装成本,共需投资70000元。按照年平均光照有效利用1300小时,一年可发电26000度。山东的上网电价加每度电3分的国家补贴,是0.4249元/度,综合下来,年发电收益可达11047元。如果选择贷款购买光伏,8年可连本带利付清。光伏板寿命约为25年,剩下的17年基本是纯收益。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发现,如果是农户自己买设备,6-10年左右回本为正常周期,宣称3-4年就能回本的,基本都有夸大之嫌。

除了发电,户用光伏还有其他想象空间。被“租”下来的一户户屋顶,已有光伏企业整合为“资产包”售卖,而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晒太阳不只是赚发电的钱,未来或许还可进入碳市场,有碳减排的收益。

企业出保证金的光伏贷

提及欧洲能源转型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多位采访对象一致认为是欧盟国家间的异质性。

彼得·隆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谈及欧洲时,许多人倾向于把欧洲国家当成一个整体。但事实上,这些国家有着不同的能源禀赋、政治经济情况。

他以芬兰为例介绍,欧盟北欧四国同属一个电力市场,有超过一半都是水电,此外还有许多风能资源。芬兰可再生能源占比47%,79%的电力是无二氧化碳的。从资源禀赋上说,芬兰的大部分能源已经是清洁能源。

同时,芬兰是欧洲森林最茂密的国家,75%的土地面积被森林覆盖,相当于天然碳汇。所以一些很难减排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以被轻松吸收,比如农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所以,芬兰提出在2035年实现碳中和,完成这一目标并不是很有压力。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依赖火电的中东欧国家,将面临完全不同的能源转型过程。

尽管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已经在欧盟达成共识,但能源转型以什么速度、采用什么方案,不同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打算。

核电占法国电力来源约70%。2021年10月12日,法国总统公布“法国2030”投资计划。在未来10年,法国将向关键产业投资300亿欧元,其中包括注资10亿欧元发展法国的核能产业。

而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则以安全性为由反对核能。按照德国的计划,该国预计在2022年底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并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

“就像跑马拉松,不同的国家在不同位置。”彼得·隆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的快到终点,有的可能还在学习阶段。”

2019年7月到2020年9月,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对欧洲23个国家进行能源转型考察,自驾车程达5万里。在考察过程中,他也发现差别无处不在。

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在德国南部,所见屋顶几乎都有光伏,开车穿越边境进入捷克之后就完全不见光伏。相较于捷克,德国的政策更为持续。

2010年,捷克推行光伏补贴装机势头正盛,当时市场规模一度达到全球前五。但补贴过高导致对光伏产业的过热投资。2010年底,捷克政府提出了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的惩罚方案,捷克的光伏产业应声而倒。

而德国采取逐步降低补贴的策略,调整相对更加灵活和合理。根据《中国能源报》,2021年6月,德国光伏发电总量约7.99太瓦时,覆盖了该国约20.6%的电力需求,创造了新的纪录。

农民有屋顶,但缺钱。户用光伏行业要想将动辄几万乃至十几万元的电站卖给农民,金融可以助力。

韩楚推广的就是光伏贷模式,他抓住了农民的心理——如果本钱靠银行贷款,还款周期不用额外掏钱,那就可以尝试。为了让发电收益能完全覆盖贷款本息,韩楚的公司设计了3层保险。

第一层,他的团队经过测算,与合作银行共同研究出一个还款周期。在户用光伏补贴尚且较高的2019年,将还款周期定为8年。之后,随着补贴退坡,发电收益下降,还款周期也相应延长到10年、12年。

第二层,韩楚的公司与银行商量,第一年农户只需偿还利息,第二年开始偿还本息。“这样农户用来还贷的账户,第一年能沉淀一些资金。”农户也并非每个月还款,而是每年还两次,确保个别月份发电收益不足以偿还贷款时,还款账户里有余额可扣。

第三层,他们向银行缴纳相当于贷款额15%比例的保证金。一旦农户发电收益还不上贷款时,保证金可以垫付,避免农户缴纳滞纳金,垫付款最终从农户未来发电收益中扣除,“目前为止,很少发生这种情况”。

上述匿名人士认为,光伏贷的种种乱象中,银行负有重要的责任。“银行为什么没有意识到风险?要么是审批的人不了解光伏,要么是银行有意降低了审批门槛。”他呼吁银行从业者加强对光伏的认识,并且选择光伏贷合作方时,最好和光伏品牌商合作,其次是深耕当地、有技术能力的经销商。“如果是那种今年刚注册,注册资本很少,整个团队只有三五个人的小公司,就得让他们做些抵押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山东户用光伏公司和地方商业银行通过准入条件捆绑在一起。山东绿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销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和山东齐商村镇银行建立合作后,就只在有该银行支行的地区开展光伏贷业务,其他地方客户只能全款购买,同时在银行缴纳了保证金。

齐商村镇银行河东支行业务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我们只跟这一家光伏公司(山东绿城光能)有合作,他们在我们行有准入,由他们为农户贷款做担保。”

“一般发电收益都是能还得上的。如果是光伏板出了问题,他们(绿城公司)有在线监测软件,会安排人查看出了什么情况,日常也会有维护。”上述业务员说。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