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期刊信息
更多

《太阳能》《太阳能学报》

  创刊于1980年,

  中国科协主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

《太阳能》杂志:

  Solar Energy

  CN11-1660/TK  ISSN 1003-0417

  国内发行2-164  国外发行Q285

《太阳能学报》: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CN11-2082/TK  ISSN 0254-0096

  国内发行2-165  国外发行Q286

详细内容

“十四五”展望系列——电气化时代挑战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武魏楠 

        

        无论是“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是能源转型,都意味着电力作为二次能源将在未来中国的能源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为,甚至有可能是主导作用。

        

        2015年,以9号文为开端,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就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

        

        然而近期的一些事实,却让大家对电改的未来产生了一些担忧。除此之外,今年冬季多地发生了缺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煤电究竟该如何取舍?电网系统的平衡到底该如何做?中国在进一步电气化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

        

        电改才刚开始

        

        近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向省内各市场主体下发通知,称近期甘肃电网以及全国电力供应整体偏紧,已不具备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的条件。

        

        据媒体报道,去年甘肃省内用电和外送电力负荷大大增加,现货价格多次出现0.5元/度的上限价格,是结束长时间运行的重要原因。

        

        曾几何时,在官方的宣传口径中,甘肃是电改成果最好的地区之一。2020年5月,甘肃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成功,甘肃成为全国首家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的省份。

        

        不过,甘肃省是典型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市场,在甘肃的发电装机中,可再生能源比例已经超过了40%,是省内最大的电源。目前甘肃现货市场运行模式下,实现了对新能源消纳的最大化。甘肃高比例的新能源结构让新能源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十分明显。对于零边际成本的新能源而言,其现货市场价格申报反映了以最低价确保绝对多量新能源的优先出清与发电。

        

        而且甘肃省电力现货市场是仅发电侧单边全电量竞价市场(自备机组与网留机组除外),用户不参与市场。在实际操作中,实时竞价采用日前报价封存的模式,新能源机组在日内可以修改报价,水电报量不报价。

        

        用电负荷大增就让问题暴露的甘肃并不是第一个喊停的现货试点省份。此前广东、山东都有过类似的行为。不过广东主要是因为发电侧现货价格过低,山东是因为外电造成了大量的不平衡资金。

        

        虽然问题千奇百怪,但直指一个核心问题:新一轮电改的电力市场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改完了简单的部分(开放售电公司),而难啃的硬骨头,比如外电参与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现货市场等等,一个都没有改成。

        

        上一轮电改半道夭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世纪初中国电力需求大幅度增长、供给偏紧的影响。如今,一方面宏观上的电力过剩局面已经形成,另一方面能源转型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且成为了国家战略。因此新一轮电改有着更好的背景与推动力。“电力系统非改不可”实际上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行业共识。

        

        电改也不是只有电力市场化建设一个方面。配电网改革也是本轮电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分布式风光储系统的发展,配电网正在逐渐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核心。配电网在未来不仅是电网生产消费转换的关键环节,也是未来区域能源互联、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互联的节点。

        

        但是与我国强大的干线大电网相比,配电网还是我国电力系统的薄弱环节。“重输轻配”是旧体制下的固有顽疾。而配电网市场的封闭更让改革处于一种无从下手的境地。目前几百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几乎没有推进。

        

        无论是电能替代、综合能源、需求侧响应还是电动汽车,新业态、跨领域融合,都需要配电网变得更加灵活,也需要配电侧改革的更进一步。

        

        火电的下一步

        

        与风电、光伏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轰轰烈烈的预测、展望相比,火电在“十四五”中的命运似乎更难以琢磨。

        

        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这标志着历时十年之久的中国碳交易试点终于走向全国一统。2021年2月1日,该试行办法正式生效。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的行业,将率先面对碳配额带来的约束和机会。

        

        2021年年初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消息称,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中清洁电力比重超过70%,煤电装机历史性降至50%以下,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则历史性超过50%。

        

        看起来,火电在中国的能源系统中已经走到了下坡路。不过今冬寒潮带来的多地缺电,也让人看到目前中国电力市场中,火电的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火电在“十四五”的命运需要一分为二的看来。

        

        地域角度来说,东部发达地区的火电机组即便是在完全建成电力市场的情况下,依然有充分的市场空间。无论是参与竞价还是辅助服务市场,火电企业都有足够的实力。而对于西部地区的火电来说,国资委此前的火电资产整合已经说明了问题,在可再生能源比例越来越高、本地负荷提升有限的情况下,破产一批、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是西部火电的必然结果。

        

        电源角度来说,煤电与气电也要分开来看。虽然碳交易在开始时期对于煤电的成本影响较少。但是随着碳配额发放形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拍卖配额会逐渐增加煤电的碳成本。如果参考欧洲的情况,加了碳成本的煤电会在电力市场中逐渐缺乏与气电的竞争力。

        

        气电在中国最大的发展阻碍是气价太高+缺乏调峰电价。正在进行中的油气改革和电改恰恰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再加上全球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没有大幅上涨的动力,这会带动着国际LNG现货和期货价格的下跌。

        

        在连续多个利好的情况下,东部沿海地区的气电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而目前最新型号的H级燃机,其瞄准的就是燃煤机组退出之后产生的市场空间。或许我们能够在“十四五”期间看到火电领域内部的一场激烈竞争。

        


《太阳能》 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1 京ICP备10214260号-2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472号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